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ID:27981238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7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1页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2页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3页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4页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山东枣庄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版绝密★启用前2018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阅读梁晓声《慈母情深》中的一段话,完成下面问题。(11分)天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我和母亲相依相wēi的身影被台阶斜折为三折,怪诞地延长到水泥方砖广场,淹在一汪红晕里。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

2、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miè了的尊严。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我不能够那样说……几位警察走出来了。依然并不注意我们,纷纷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终于,“葛里高利”又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给你们吧!……”“葛里高利”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的怀里。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

3、。”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葛里高利”,清清楚楚地说:“学习参考好帮手WORD格式整理版缺三本《水浒》。”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眈诞wēimiè(2)“我和母亲相依相wēi的身影被台阶斜折为三折”一句中的两个“折”,词性不同,第一个是词,第二个是词。(2分)(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4)选文中提到的《水浒》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请写出一则源于“四大名著”的谚

4、语或俗语。(2分)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B.岸上尚且提心吊胆

5、,更何况筏子上的人们呢?C.唐诗中积极迸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D.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学习参考好帮手WORD格式整理版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

6、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5.古诗文默写。(8分)(1)杜牧《江南春绝句》中“,水村山郭酒旗风”和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中“,斜日寒林点暮鸦”,可谓声色相谐,彰显生机之美。(2)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和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

7、正是天人相安,诠释孤独之美。(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和杜甫《月夜》中“,双照泪痕干”,实乃时空相错,演绎穿越之美。(4)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和郦道元《三峡》中“,隐天蔽日”,原本山水相依,凝聚自然之美。二、阅读(共45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7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6.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人名)的组诗《》。(2分)7.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

8、美”。(3分)8.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9-13题。(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