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

ID:27988481

大小:5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_第1页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_第2页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_第3页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_第4页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道德思考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张玉祥序言2014年9月26日,淮安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基地建设活动在北京路中学举行,会上市教研室董志老师布置了一个重要任务,将于10月10日在师院附中举办一个教师培训和论坛,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及其道德践行进行交流。回去以后我就在思考,我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达成了吗?达成到了怎样的程度?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目标的达成?从教育本身和教师自身来思考,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今天要交流的题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道德思考。不仅我们普通老师在思考,一些有着责任心的领导也在思考。邓小平:改革开放后最大的失败

2、就是教育的失败,特别是思想教育的失败。江苏省教研室书记鞠文灿教授:在《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五期所批判的:在目前的考试制度和升学竞争的压力下,教育的本质被异化了。教学越来越演变为单纯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传授,甚至是单纯考试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决定性标准。学校的一切课程和活动,与考试无关的几乎都不受重视。即便进行,也多为形式,没有人当真,也没有人较真。现在问题就呈现出来了,我们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是有的,问题不在于知识有没有教会,也不是能力有没有培养,而是在于品德没有形成,也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缺失了。为什么思想品德课教学却没有能够彰显品德培

3、养的功能?一、不道德的教学评价扭曲了教育神经《绕不过分数,迈不开脚步》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要看他能否教出“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就看他考了多少分。稍微懂得一些教育常识的人都能够判断出这种思维是有失偏颇的,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骛信骛行的。一位领导对群众说:你们看××校长多么优秀,(他们学校)这回又考了全区(县)第一;一位校长对教师说:你看××老师多么优秀,(他教的学生)这回又考了年级第一;一位老师对学生说:你看××同学多么优秀,他这回又考了全班级第一。.---这就是当前中国教育的逻辑。在这种逻辑演绎下,中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考生”;同时,中国的教育

4、又史无前例地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和怀疑。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家长怨恨……撩开基础教育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考试分数展开的,局长评价校长,校长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无不拧住考试分数。虽然国家各级文件、各种报告大谈素质教育、生命教育、创新教育等等,但是只有考试分数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软环境。正如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书记、资深教研专家鞠文灿教授在《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五期所批判的:在目前的考试制度和升学竞争的压力下,教育的本质被异化了。教学越来越演变为单纯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传授,甚至是单纯考试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决定性标准。学

5、校的一切课程和活动,与考试无关的几乎都不受重视。即便进行,也多为形式,没有人当真,也没有人较真。数学科是这样,英语科是这样,物理、化学、语文是这样,就连思想品德科也不例外,都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唯分是从,离分勿论。为了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作用,学校每学期除了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外,每个月还要有月考,甚至每个星期还有周考。每次考试结果出来后,学校的教务处或年级部都必须编制一份项目细致的考试成绩统计表,每一位老师教的每一个班级的每一名学生考试分数历历在目。尽管各种文件都规定不得将学生考试的分数进行排名或公布于众,但是各层教育管理者总是绕不过考试的分数,千方

6、百计地想方设法将学生考试分数排名传递到老师、学生、家长,甚至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对外宣传的信息。学校每次的考试分析会其实就是考试分数大比拼,高分的被表扬,低分的被批评,领导只看分数不看人。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学校每学期评选先进、晋升职称、发放绩效工资等等攸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儿,无不以分数说话。在“分数拜物教”的诱导下,老师们怎能不向分数看齐,为生存争分,为绩效争分,为荣誉争分。于是,“揪、死揪、往死里揪”的教育变态现象盛嚣尘上,教师拖课、学生补课行为屡禁不止,导学案、堂堂清、假期作业等“新事物”层出不穷,无所不用其极。加上考试观念落后,形式简单,过分强调“死知识”,老师们为

7、提高考试分数走捷径,总是抱着“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落后的教学方法爱不释手,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至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被彻底抛到九宵云外,只有在公开课、评优课的课堂才可能见到其影子。至此,教育已经蜕变成目中无“人”的考试训练,学生就是老师操控下的分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在这种类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下锻造出的人才,只有分数特征,而无情感、思想和文化,又怎能期盼他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所以,学生“.---背着炸药包要去炸学校”的也就不足为奇了。痛斥分数拜物教并不是全盘否定考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