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威权民主

帝制威权民主

ID:28004956

大小:26.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帝制威权民主_第1页
帝制威权民主_第2页
帝制威权民主_第3页
帝制威权民主_第4页
帝制威权民主_第5页
资源描述:

《帝制威权民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帝制威权民主——由《袁氏当国》谈社会转型 近期笔者拜读了唐德刚先生的名著《袁氏当国》,感慨颇多,深觉民主共和尝试破产,袁世凯集权一身实非偶然。由1912年民国创立,到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是由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若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中国能走好这一步,那我们的民主之路必然会少去许多坎坷。  《临时约法》不合国情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旋即全国响应,各省纷纷独立,清廷摇摇欲坠。10月14日,清政府被迫起用院士开,在武汉镇压革命军。如唐先生在《袁氏当国》中所说,袁世凯在复出阻隔,掌握清

2、廷内外大权时,其策略“实为养敌自重,然后再挟清压孙,伺适当时机,通吃两家,唯我独尊”。袁世凯之所以能如此自信,那是因为,在他手中握有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北洋军。乱世之中,枪杆子无疑是解决政治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此外,再加上袁世凯“多年从政的经验,圆滑老到的政客手腕,遍及朝野的人脉关系”1,自然可以轻易赢得清帝退位,民军拥护的胜利。  客观地讲,在当时的局势中,的确唯有袁世凯有实力,有威信出任大总统,以稳定时局,进而谋求国家发展。所以笔者认为,由袁世凯执政中国也实在不是一件坏事。问题在于,当袁世凯就职的时候,虽然同孙文一样,还是临

3、时大总统,可他这个总统却已非“美式”,而成“法式”了。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人过于理想主义,以为凭一部实行责任内阁制的《临时约法》便能够约束袁世凯了。他们犯的更为严重的错误就是,竟以为一个在北京纵览朝政的枭雄,回去做一个虚位元首。要知道,在政坛中权力必然要与其本身实力相适应的,这也是构成日后袁世凯力主修宪的原因之一。  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国内形势是否可以实行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否可以有效解决国内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留在后文讨论,这里先来谈一谈后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清末民初,内有地方割据,外有列强侵扰,正所谓内有外患,因此“似

4、乎应该采用总统制,给总统更大的权力,以便能够根据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做出更加迅速和灵活的反应”2。对于这一点,孙文先生或许早有预见,因而在建国之时就力主实行总统制。可在防止袁世凯独裁的动机之下,最终《临时约法》中采用了责任内阁制。如此一来,“由于超越了当时的条件,致使民国初期国家权力的运作极为不顺畅”3.  综上所述,《临时约法》在政体设置上,并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既不能使总统权力与袁世凯自身实力相一致,又不能保障中国的稳定,发展。当然,宪法一经确定,其权威性便不容置疑,袁世凯的种种违宪行为自然万分不对,可这就只关乎其个人有无

5、宪政思想了。  政党政治在中国实验的失败  虽然颁布《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同时,正当政治也如火如荼的在中国开展起来。唐德刚先生对此写道:“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使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就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因而使民初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国会选举时,大陆上竟有大小整团六百多个4.唐先生说“这是我们在社会政治大转型还未转完的一条大尾巴。”不错,民初之时,笔者认为,一切的机遇与失误的出现,其根源都在“社会转型”的问题上。  在民国初年,政党虽多,可“多半是围绕着一个有

6、名人物凑合起来的派系,并没有什么政治纲领”5,其实也谈不上代表哪个阶层,或那部分人的利益,很多政党所求的只是分享国家政权,以及党人自己的升官发财。此时政党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可却并没有一种有序的竞争和权力竞争所必然需要的规范6,因此在民初中国对政党政治的尝试,并不很成功。而此后,重整国民党,打算北上竞选总理的宋教仁又意外被刺,一下子似乎宣告了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失败。  1912年的时候。“多党制民主体制因为缺乏程序共识,缺乏稳定性和效能,无法真正有效的完成国家权力从君权到民权的转移和过渡,反而因为畸形恶性的政党竞争导致国家政治

7、权威的软弱和流失,政治日益衰败,内阁危机频发”7。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中国的有识之士,都已开始考虑加强中央全额日,强化中央职权。  在开启下一章前,对于民国初年的议会民主政治,笔者不得不多说一句。表面上看来,这次尝试的确混乱而无序,但我们不应忽略的是,政党政治在中国那不过是初次实验,不可能完美无瑕。另外,可以说民初数年,是中国几千年来唯一践行民主体制的短暂时光。虽在乱世,但其意义不容低估,至少很好地为后世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殷海光先生对此的比喻是“美丽的朝霞”8,笔者深以为是。  过渡期与威权体制---袁,孙,梁的思考  事实上,

8、民国初年的政府危机并不只在于宪法制定的失误,以及政党政治的不成熟,更为棘手的还有地方割据的形成,这一切所造成的便是唐先生书中说的“民国不如大清”(从社会稳定层面上看,可能的确如此,但笔者以为,如果能以短暂的混乱去培养长久的民主,以共和的稳定替换专制的稳定,那么也是值得的。由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