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

ID:28005668

大小:56.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_第1页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_第2页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_第3页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_第4页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摘要]0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则实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患者的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66,P〈0.05);观察组的正常前房率为96.0%,对照组的正常前房率为76.0

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眼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初期浅前房、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发生来说,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起到显著降低的效果,因此有助于该疾病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眼压;成功率青光眼是临床眼科的常见疾病,也是患者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对于原发性慢性闭

3、角性青光眼来说,其发病主耍是不明原因引起眼压突然升高或者持续性升高的青光眼类疾病,一般存在小眼球、前房浅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主要是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治疗存在一些术后相关问题,如黄斑水肿、术后浅前房和房水的滤过道阻塞等,严重危害了手术的成功率。临床上一般应用小梁切除术诊治青光眼,由于传统小梁切除术会导致低眼压、浅前房等现象并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我院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

4、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国家医学会制定的青光眼的诊断标准,经眼压检测、视野检查、眼底检查等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62例80眼,女38例45眼,年龄34〜69岁,平均(42.1±6.2)岁;术前眼压在(42.58土11.81)mmHg。对照组男18例20眼,女12例15眼,年龄35〜68岁,平均(43.7±5.9)岁,术前眼压在(4

5、2.61±11.83)mmH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的眼压、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木研宂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给予常规检查,手术前使用利多卡因进行球周的浸润麻醉和倍诺喜的表层麻醉,并在显微镜下实行手术操作。对照组实行传统小梁切除手术,在结膜瓣的基础上剖切处理梯形巩膜瓣。在3或9点钟方向进行前房穿刺,切除lmmx2mm面积的深层巩膜。缝合巩膜瓣,并向前房输入一定BSS。观察组实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在角膜缘的基础上作梯形巩膜瓣,瓣下放

6、置0.2%丝裂霉素C棉片90s,火量平衡盐液对巩膜瓣冲洗。用15°的尖刀或25号针头于3或9点钟方向实行透明角膜边缘向前房穿刺,切除深层巩膜和周边巩膜。对巩膜瓣予以缝合,并且在两边角膜緣部位设置可以拆除的调整缝线。在向前房输入BSS时通过角膜穿刺口,最后再运用可吸收线来对结膜瓣进行缝合。术毕给结膜囊滴复方托品卡按散瞳。术活给予典必殊眼液滴眼和眼膏涂眼处理。对观察组病例,可调整缝线的具体拆除时间依据前房深度、滤过泡以及眼压状况来决定。通常术后3〜7d可以出院,出院之后每月定期进行复查。1.3术后处理术后第1天,打开换药,常规

7、用复方托毗卡胺眼液活动瞳孔,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1次/2h,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2d,术后1周内每天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及滤过泡情况。可拆式巩膜缝线根据前房和眼压情况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调整和拆除:术后3〜4d,前房正常,眼压高于21.0mmHg,经按摩无效者,可先松解调节1根调节缝线后继续按摩,如眼压下降,滤过泡隆起,则1〜2d后另1根拆除。若术后滤过泡弥散,前房浅则推迟拆线时间。1.4临床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患者的眼压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包括:(1)采用Spaeth分级法评

8、估患者的房角深度,I度:有轻度的浅前房;II度:有裂隙状的浅前房;III度:没有前房;(2)采用Kronfeld分类法评估滤过的形态,I度:有微囊状泡;II度:有平坦型的弥散泡;III度:有瘢痕泡;IV度:有包裹性的囊状泡;当无需降眼压药物,眼压低于21mmHg时为完全控制;当术后需少于两种药物,眼压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