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

ID:28013252

大小:9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民间文学复习题_第1页
民间文学复习题_第2页
民间文学复习题_第3页
民间文学复习题_第4页
民间文学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间文学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间文学第一章绪论一、学习民间文学的意义1.了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类同性(泥巴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天鹅型故事)2.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口头、行为存在3冇助于我们开发创新文化和提高创新素质二甜司;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由定义:1把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区别开来,前者是个人创作,后者是集体创作2创作方式是口头创作和传承,不

2、需要依赖文字,所以是口语化的、方言化的3是民众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三、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区别1、民间文学不等于通俗文学,但通俗性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2、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的属于作家文学。四、民间文学的价值实用性审美性科学价值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存在的四大基石)一、集体性(pl9)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吋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征1、集体性的三种形态:a集体情境屮的集体创作集体劳动、纤夫拉纤号子、信天游b个人创作出作品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孟姜女的传说互文性: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

3、的文本,而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改编c个人创作,集体流传2、民j'g]文生阶畜沒a往往是一个民族集体i识的载体,民间文学具有释放潜意识的功能b反映了民族的某些共同心理结构二、口头性(p23)1、广大民众用门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门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卜*來,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活态的、活在民众口头上的作品2、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和理査德•鲍曼的表演理论a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门头程式对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在门头史诗中,学习通过门

4、头一一听觉來完成,作品在门头现场创编中完成,并通过口头一一听觉渠道即时完成传播,这几个方面是彼此交融的,他们构成了同一过程屮的不同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歌手同时是表演者、创作者和诗人,是一身而兼数职的。由此还形成了高度程式化的艺术传统。”b表演理论受益于口头程式理论,它将所有门头叙事活动都视为一种旨在交流的表演,这些口头叙事,除丫门头语言所讲述的内容外,它所发生的整个生活情境都是表演情境,都是口头叙事活动的基本内容,口头叙事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讲述过程以及相关的演述方式,都构成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口头性(p25第一段)三、变异性if民间文学

5、史活的语言艺术,在传播过程屮不断变化,没有定稿,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p25)2、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注意分积极的和消极的分析):(p28)积极的一一显示了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不断变化屮吸收养分、日臻完善,以讹传讹也使民间文学顺应时代潮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注意!),获得充沛的生命力消极一一遗忘和误传使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冇的光彩,变得残缺不全,其至面0全非四、传承性(又称“传统性”)(p28)1、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传统,表现在内容、形式和传承上2、传承渊源传统的: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现代的(记得

6、提):文化人自觉的传承一一进行基因的重组,如阿来的《格萨尔王传》、心理结构五、四大特征的关系(p31)*如果出论述题,一定要从四大特征的含义、表现、影响和关系几个方面回答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本质。其中集体性表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存在保证了民间创作屮的人民性更充分、更直接地体现,并使民间文学作品在集体加工锤炼屮更加精美、更具生命力。但是,集体性特征又是与门头性特征互为存在条件的,没有门头即兴创作和门头流传,就不可能形成集体的创作和亿万人在民间文学的传播中参与再创

7、作这一文学创作史上宏伟壮观的局面。口头语言艺术的优势也就使得这种集体创作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延续下去。集体性、门头性是民间创作和流传屮两个起主导作用的重要特征。由集体性、口头性特性派出变异性、传承性特性,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就必然导致变异,没有变异就无法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但民间文学的变异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沿着广大民众的心态轨迹发展,总是循着民间艺术传统演变,在传承屮变异,在变异中传承,从而使民间文学从古到今绵延不断,生机盎然。第三章神话第一节神话的界说~*概念狭义/将神话产生的时间

8、限定于原始社会,是长期以来左右神话学界的概念广义:(袁珂先生提出):神话产生的时间延伸到整个人类社会概念:主要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旧石器时期一新石器时期一奴隶社会早期),部分产生于文明时代,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