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

ID:28026125

大小:4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7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名师建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望花区“名师”培养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分析——“三名建设”专题材料(报李局)望花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二00五年四月-..“三名建设”专题材料(李局)关于名师建设的思考:一、实施教学名师工程的意义: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通过名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使更多的教师向名师学习,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教学、关注名师的良好氛围。教学名师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正面效应,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二、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应显现的特点及艺术:  (一)、名师的人格魅力:

2、1、品端行正,为人师表,视教师是职业,也是专业,更是事业。他人格高尚,令人钦敬,拥有“大家”风范,使人倾倒。名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内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致涵盖:哲学的向度、政治的向度、文化的向度、教育的智慧和自身的人格魅力。2.酷爱读书,科研兴教。作为教师,读书是基本的“功课”。名师则酷爱读书,不断地充实自己,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创新理念来诠释名师的内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是教科研的“领头雁”-..。读过斯霞、魏书生、王企贤、王有声等名师写的文章和别人写他们的文章,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嗜书如命,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

3、,都写教学札记,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世界上什么是最公平的?时间!为什么有人成为名师而有人不能?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名师位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工作上了”!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确实如此,真水无香——名师之名,往往在于他默默独处时内蕴的积累。3、知识广博,专业见长。不仅“术业有专攻”,有“一招儿鲜”,他还要广博地涉猎知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相关学科都应涉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与名师风范相悖逆的。4.教学风格,风采动人。教学风格的本质是其独特性,表现在众多方面,如独特的教学语言、方法、风度和机智等

4、。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在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而富于艺术性的教学风格,是能否称为名师的重要标志:或严谨、或风趣、或深情……知识在他那里运用自如,指挥若定,让听者折服,让学生在快乐和享受中学习!(二)、名师教育教学的特点显现:1、名师的教学应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教技精湛的教师在长期深入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地体验到教学活动的艺术魅力,形成共识,即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江苏省的一位小学特级教师曾说:“几十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工

5、作确实是一门艺术。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它既要遵循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又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并且不断地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为我们的事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2、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  我国特级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和培养,使之好学、乐学。北京特级教师李观博认为:“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的艺术在于替学生创造出一个最适于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来。”3、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艺术卓有成效的重要条件  教学艺术不同于

6、其他艺术类型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学艺术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要求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和教师本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我国的特级教师们都做出了非常自觉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般说来,几乎每个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绝技”,往往成为其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甚至成为其教学艺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4、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风度和教学特色,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

7、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所以我国特级教师们大都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自己教学特色的过程。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关键是看你能否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追求教学风格的理想境界。  5、教学艺术的根本追求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倡导“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老的这一教学主张,在我国特级教师那里成为他们教学的根本追

8、求。如江西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30多年来的座右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务必教会学生读书”。他在教学中利用“教读法”去唤起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的自觉兴趣。正如他本人所说:“30年来,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创造一套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我国的教育科学写出新的章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