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锋开题报告

张志锋开题报告

ID:28067908

大小:52.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张志锋开题报告_第1页
张志锋开题报告_第2页
张志锋开题报告_第3页
张志锋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志锋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中外作家的审美思想专业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心延安路姓名学号715131092002指导教师朱首献2017年10月一、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特别之处)(-)研究的意义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过:“凡是好的都是美的,不好的就是丑的”。而一位作家的诞生,对于人类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生活速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假如没有作家那敏锐的眼睹和灵活思考的人脑,我们可以说很难以冷静的角度去发现当今社会的人文景象,更难得有机会去体会一个【口时代的社会状况。我们从作家的作品当中去感受他那个吋代的气息,用感受去触碰那个时代的人文,通

2、过作家的思想与那个吋代相连在一起。对于作家的作品而言,作品的“好”与“坏”都是作家对于他们当吋那个吋代的反馈,只是他们反馈的角度不一样。一个作家最想表达的,就是他觉得最“美”的。苟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由此可知,作家的文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的思想状态是处在不断更新状态的。文学的哪个状态最好?没有定论,作家也是随性的,不过有一点,他们都在努力传达他们心中的最美,用他们的审美去衡量一个时代的大众审美,其至去影响后起的大众审美角度。科技改变着生活速度,文学作品引导着人类的人文情怀,说深一点,作家的文学作品指引着我们社会前进,走进一个理想的和谐王国。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

3、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读作家作品,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同吋也就有不一样的思维角度,对此做出来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就造就了我们世界的丰富与乐趣。因此,我们研究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写作的审美,对于了解他们本人也好,还是了解那个时代也好,对于后来者都是一种学习。(-)研究的特别之处中外作家的对比研究,从孔子到鲁迅,以及郭沫若这些耳熟能详的之外,中外作家的对比作品,审美对比,思想对比,还有就是成功与否对比,这类作品很多。但从我的的角度出发,作家写作,一部分是抒发个人情怀,描述当吋的社会,其最重要的职责是给予后人以启示,让后来者能在其作品中学会他们的思想精华,传承其思想,或许这是对他们

4、最大慰藉。因此,本论文研究的作家主要是那些具有与教育相关的论述审美作品,从教育的角度去分析作家的美学思想,从而研究站在教育的立场,分析作家审美的共同点与异议之处。二、论文提纲一中国(-)孔子1孔子的影响2孔子的作品3孔子的审美••••(二)孟子1孟子的作品2孟子的审美(二)苟子1苟子的作品2苟子的审美二外国(一)柏拉图1柏拉图的影响2柏拉图的作品3柏拉图的审美(-)苏格拉底1苏格拉底的作品2苏格拉底的审美(三)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的作品2亚里士多德的审美三总结1他们审美的共同点2他们的审美对于教育的意义三、参考文献[1]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

5、学校学报;2012年01期[2]张开朕;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流变与定位再思考[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3]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4]毛宣国;《诗经》美学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03期[5]尚华伟.绿色贸易壁垒对⑸杨义冲国文学与人文地理[N];人民日报;2010年[6]刘悴园;文学需要强者精神[N];北京日报;2000年[7]沈岚;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8]杜卫;美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09期[9]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

6、学;2010年[10]顾克勇;陆云龙、陆人龙兄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