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

ID:28069503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_第1页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_第2页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_第3页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_第4页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究课程总结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与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宄课程总结合集2017年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感言不是授课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而是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组内研讨;不是授课教师单调重复的独角戏,而是学员们积极参与的大课堂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简单堆砌,而是学员们与授课教师的精彩互动,整个培训过程中,既有实用的教育理论、技术,还提供了各种教学工具和软件。可以说既指引了未来课堂教学的方向,还引领着老师走向高效课堂。回想整个培训的过程,既充满了快节奏、高效率,又伴随着成功与收获的喜悦。1、现代课堂教学,追求快节奏、高效率任何不利于教学的手段都应该取缔,任何低效服务于教学的都

2、应改进,任何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效的教学手段都应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我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更简约、衔接更紧凑,故而更加省时,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这种整合的出发点必须是服务于实际教学。2、现代课堂教学,追求针对性、目的性课堂教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实际。信息技术目的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互相渗透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课堂

3、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一定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在实际的应用中除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外,还应该不要让课堂目标偏差、重点转移,有华而不实之感。3、现代课堂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和知识更新现在科技发达、知识更新迅速,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致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实际服务。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陈旧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更好地理解教材与学生、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更快,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不能说这次培训能让我的实际教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应该是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接受一次洗礼,使教学效率产生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开阔了我的视野,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会把这次培训的收获与自己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道路上前行不止。12内容。2017年教育技术基础研宄课程总结范文本学期两门理论课程中非传授性知识的基础理论研究课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就如同所有经典书籍一样,它留给我们的是疑问而不是答案。那么主要也就针对这门课程对我留下的问题以及我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做一下总结。并以此作为总的课程总结。首先第一节课《技术的

5、本源与教育的意义》中,了三本教材,提到了研究生应该如何学习的10点建议同时也提了课程的考核要求,要求有10篇读书笔记,2篇研讨报告,2篇文献综述,1篇课程论文和一篇课程总结。之后讨论了很传统的怎么来界定技术的问题。从一个我们无法达到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听起来很有味道。然后还讨论了教育的本源、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历史、教育发展的事务、国际教育技术名家给中国的10句话、sns、seondlife、以及从一定高度给我们讲述了在澳门、美国以及瑞士等国的参与会议和课程经历、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最后一节课讲了很实质的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如何参与学术会议和如何答辩的工具书一般的内容

6、。自然会为许多同学提供很多的便利。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认识到的问题:第一节课,焦老师在大家都认真听讲并且做笔记的时候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讨论,内容是中国学生记的笔记千篇一律。经过对比我们发现确实是一样的。但是经过了激烈的争辩和讨论后,我们除了意识到一些人的表现欲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这样的看法:首先,人类交流是有情感交互和肢体动作的。第二,课堂讲授属于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第三,经过接近20**年的基础教育(个人认为在中国,研究生以下等级包括一些研究生接触的仍属于基础教育范围。不属于高等教育),我们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这60余人身上

7、的共性要远远大于差异性。所以,在不到90分钟内,处于高度兴奋的60个人在同一个讲师相同的言语的手势引导下(课堂上教师有专门的引导学生做笔记的动作和语气),得出这个结论并不合适。并且拿国外学生和国内学生相比也不合适,原因是:第一国外高校学生入学条件很低,你即使什么都不会,只要有钱就可以上耶鲁、牛津这类的世界top10。学生的多样性差距;第二是国外的大学并不规定统一的教材,上课前往往接近10本左右的书作为参考学习的数目。而且学生的学习是自发的,所以他们会根据课程内容不同调整自己的笔记内容。但是也不是完全的差别。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上课的方式的。虽然焦老师设计了很多课程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