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ID:28070466

大小:1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_第1页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_第2页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_第3页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_第4页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1.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牛活,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屮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和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屮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有稷、粟、黍、水稻、大豆,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生产为人民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随着生产能力提高和人口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

2、西临潼的姜寨遗址】。2.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过程屮,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3.距今4000-5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4.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Z前使“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天下为家”的社会)夏中期之后,禅让制被批袭制所替代。夏

3、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木特征5.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于中原地区(河南偃师),在I]寸间和地域上和夏朝最吻合,在二里头遗存屮,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分化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礼仪以为纪”相吻合。其中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6.(公元前1600年商)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

4、发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7•商和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伙归附于商。至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是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8.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结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和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

5、力的功能。农具但还是石器和木器9.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冃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11•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

6、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打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1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乂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和贱,尊和卑,长和幼,亲和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3.B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

7、邑,后人把东迁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乂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犬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质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

8、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和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贬抑或废黜无能的I口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兵种的政策。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阖扩大到官吏、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