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ID:28089101

大小:8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_第1页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_第2页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_第3页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_第4页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HP方法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摘要: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教学质量评价目前存在问题为着眼点,将教学质量评价看作多属性决策的结果,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各个评价因子相对于评价目标的因子权重信息,使评价结果更加有效,减少不同属性因素之间的干扰,得到较合理的综合评价结果。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AHP权重决策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54-02教学评估是通过了解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调整

2、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和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被评价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和强化被评价教师的工作激情。目前教育部已经开始实施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学校也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质量评估进行了细化。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复杂多变性、教学周期的连续性、教育成果的相关性等原因,使得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并不容易操作。处理不当,不仅迗不到预期的真正目的,有可能出现为迎合教学质量评价而被动改变教学策略的情况。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系统地搜集相关教学信息并进行归类和分析,对平时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从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调整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3、结合目前高校的在实际本科教学评估的实际工作,教学质量评价中仍还存在不少问题[1-3]。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缺乏正确认识。(2)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存在一些主观臆断的地方。(3)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不够全面、系统,甚至有些指标缺乏合理性。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时,很多时候并没有应反复论证,筛选出教学工作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而仅仅筒单使各专业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抹杀了各专业的特点和个性要求。(4)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作为评价主体没有广泛参与和主动参与。(5)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没有及时对教师进行反馈和双向沟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

4、馈给教师本人,使教师清楚自己教学行为的长处和不足,才能激励教师扬长避短,教学质量评价才有实质意义。考虑到上述教学质量评价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各个主体对象和相关关联对象,在贯穿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科学选取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1基于AHP法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1.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4](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

5、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决策系统中很多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简洁、实用,所需的定量数据信息少。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1

6、.2划分层次结构,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深入分析实际教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两个准则层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由此建立教学评价体系[5,6]。最上层为目标层一一教学评价,最下层第四层为方案层,中间层有两个层次。目标层(A):教学质量评价。准则层1(S1):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准则层2(S2):对准则层1的一个分类和细化。具体包括教学态度:(1)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以身作则。(2)责任感强,备课充分,授课紧扣教材,授课有激情

7、。(3)按时上下课,不旷课,不调课,不随意停课。(4)热爱学生,认真答疑,保持师生之间沟通,重视学生的意见。(5)作业量合理,批阅认真及时。教学内容:(1)熟悉课程内容,讲授熟练,教学内容丰富。(2)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清楚,详略得当。(3)注意介绍学科发展的新动向,课件中及时反映最新科研成果。(1)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恰当。(2)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和使用开源的资料为课程所用。教学方法:(1)善于利用启发性、互动式教学,注意调动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