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

ID:28111630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_第1页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_第2页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_第3页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_第4页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龚老师:您好!    您在2008年第3期《蜜蜂杂志》上的大作已拜读过了,您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虽还未曾蒙面,但屈指算来已神交多年了,却还没有主动向您作过自我介绍,抱歉!趁此机会作一简单介绍:    我于1948年参加学生运动,1949年入党,在1958年反右斗争中丢了党籍,1984年恢复党籍。1959年华东师大政教系毕业后,干了近30年的教师工作,其间曾被精简到粮店工作了一年多,1985年在市东中学离休,离休前后搞了三年的党史工作。编纂了杨浦区委组织史(解放后)、收集、整理、编写了复兴中学缉(规木)中学二校的地下党斗争史。    我与蜜蜂接触是从1960年开始,那时我在宝山师

2、范带领学生养过一箱意蜂,当年越冬失败。1964年在村中学收捕到一群中蜂,到1966年发展到三群,被毁于文革(人遭秧,蜂受牵连)。    1987年辞去党史办工作后,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10月便从杭州屏风山购回一群中蜂,开始专心养蜂。后王时明送我一群意蜂,从此开始中、西蜂同场饲养,两种蜂加起来不超过10箱,一般是3比3,所以养蜂称不上是我的正业,充其量只是个爱好者,发挥余热而已。    我认为饲养中蜂有两大难关,一是“意盗中”,一是“中囊病”。20多年来,我的中蜂有二次因意盗中而断了种,另二次因中囊病而断种。现在,前者因有了“组合防盗器”已完全解决。后者因有了您的“水喷法”,我相信

3、也能解决。2005年,我的中蜂第二次遇到中囊病,到2006年,七箱中蜂全部消亡。2007年从无锡再购回一群中蜂,到现在还未发病。以后,如遇上该病,我一定采用您的方法施治。    蜂群应激反应被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所忽视,您是在养蜂界强调应激反应(据我所知)的第一人,令的钦佩;周松先生是在养蜂界提出人与蜂和谐发展的第一人;杨多福先生是宣称用辩证唯物法指导养蜂生产的第一人;李紫贤先生是提出蜂群情绪的第一人。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现有一个问题即立蛆、烂子病与中囊病是一回事,还是有所不同?我没有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希望龚老师花些精力,作些研究。如果您能证明烂子病(立蛆病)与中囊病是一回事,

4、那么人工饲养中蜂的二大难关便全部攻克了!    您开始在《蜜蜂杂志》上发表西蜂饲养技术的文章,很吸引我的眼球。我也同样关注中、西蜂生物学特性的异同,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不同蜂种相互利用和饲养技术上的相互借鉴,很有指导意义。但同时,我认为您的主要精力还应放在中蜂上,因为相比之下,研究中蜂的人太少了!    随信附上我的《思考》。相信《思考》的某些观点有点不合时宜,也还不够成熟,因而暂不会有刊物愿意发表。所以,还不准备发表,但它是我几十年人生历程的感悟与学习思考的体会,所以,希望与好友交流和请教,请龚先生不吝赐教。    祝龚、宁二位先生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5、                         费起充谨上                             2008.4.5.费老师:您好!龚老师:您好!    您在2008年第3期《蜜蜂杂志》上的大作已拜读过了,您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虽还未曾蒙面,但屈指算来已神交多年了,却还没有主动向您作过自我介绍,抱歉!趁此机会作一简单介绍:    我于1948年参加学生运动,1949年入党,在1958年反右斗争中丢了党籍,1984年恢复党籍。1959年华东师大政教系毕业后,干了近30年的教师工作,其间曾被精简到粮店工作了一年多,1985年在市东中学离休,离休前后搞了三年的党史工

6、作。编纂了杨浦区委组织史(解放后)、收集、整理、编写了复兴中学缉(规木)中学二校的地下党斗争史。    我与蜜蜂接触是从1960年开始,那时我在宝山师范带领学生养过一箱意蜂,当年越冬失败。1964年在村中学收捕到一群中蜂,到1966年发展到三群,被毁于文革(人遭秧,蜂受牵连)。    1987年辞去党史办工作后,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10月便从杭州屏风山购回一群中蜂,开始专心养蜂。后王时明送我一群意蜂,从此开始中、西蜂同场饲养,两种蜂加起来不超过10箱,一般是3比3,所以养蜂称不上是我的正业,充其量只是个爱好者,发挥余热而已。    我认为饲养中蜂有两大难关,一是“意盗中”,一是“

7、中囊病”。20多年来,我的中蜂有二次因意盗中而断了种,另二次因中囊病而断种。现在,前者因有了“组合防盗器”已完全解决。后者因有了您的“水喷法”,我相信也能解决。2005年,我的中蜂第二次遇到中囊病,到2006年,七箱中蜂全部消亡。2007年从无锡再购回一群中蜂,到现在还未发病。以后,如遇上该病,我一定采用您的方法施治。    蜂群应激反应被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所忽视,您是在养蜂界强调应激反应(据我所知)的第一人,令的钦佩;周松先生是在养蜂界提出人与蜂和谐发展的第一人;杨多福先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