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

ID:28115144

大小:17.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_第1页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_第2页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  吴正宪老师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寒假中,我有幸读到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再次感受到名师教育的智慧、和教书育人的艺术。这本书是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成员品读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智慧结晶,是在吴老师课堂现场、课堂实录的基础上编写的。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

2、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我们学校的教学研讨也在深入持久地开展,而且每上课必评课,听课评课少说也要耗去半天时间。因此时常引发我们思索:为什么要评课?怎样去评课?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评课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中,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断,并对这些教学片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做出了独到

3、的分析和解读。也对评课的涵义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地阐述: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一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传统意义上的评课多侧重于对教师的评价,对教材教法的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随着教与学方式的优化,评课的方式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吴正宪老师认为: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评课是听课活动之后的延伸,是要引发教师们的参与,互动评课,从多角度思考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要用心研究学生,通过学生的需求反思自己的教学。“评课”应该成为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智慧的重要手段,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

4、  在评课时应关注一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参与评课,以学生的视角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学论教。反思课堂,面对学生各具特点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做到认真倾听和思考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观点,用心给与学生回应。来自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带给老师的思考也是深刻的。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应该与学生做朋友,真正读懂学生,走近学生,才是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保障。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5、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二是注重与授课教师的对话,大家在思考中互相交流,发现和提出更好的方法与观点,都成为智慧的分享者与奉献者。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许多印象深刻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收获与困惑。对话式的评课集中了全体评课教师的思想和智慧,是对评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听吴老师与授课老师的对话,如对《分数的意义》教学的诠释,“让分数张开嘴巴讲故事”、“给分数找个妈妈”等比喻是如此生

6、动贴切,她用儿童的语言讲数学,让分数活了,变得灵动了。使数学知识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三是注重方向引领,评课不应仅仅着眼于一节课在技术层面的设计,更要重视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价值的讨论,对“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材、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使评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吴正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激情,用她对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解与智慧谱写着绚丽的教育新篇章,她对孩子们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她从课堂的点滴中提炼出对孩子人生有意义的精华,为他们的发展铺就一条光明之路,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渐渐领悟

7、到什么叫“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品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能够引领我们把自己的课堂和吴老师的教学课堂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找到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也找到自己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优点。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品味、顿悟、模仿、借鉴、迁移、创造,利用名师的思维践行教育,借鉴名师的成果融合成自己的教育艺术,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看教育、做教育,循着名师的思想和足迹不断成长。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