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

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

ID:2811957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_第1页
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_第2页
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_第3页
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红外动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DSP+FPGA实现  与通用集成电路相比,ASIC芯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等几个方面的优势,而且在大批量应用时,可降低成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是在专用ASIC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克服了专用ASIC不够灵活的缺点。与其他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相比,其优点主要在于它有很强的灵活性,即其内部的具体逻辑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对电路的修改和维护很方便。DSP+FPGA结构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灵活,有较强的通用性,适于模块化设计,从而能够提高算法效率;同时其开发周期较短,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适合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本文介绍的就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军事侦察的红外动目

2、标识别跟踪系统的设计。  设计任务及要求  红外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系统的输入信号是红外摄像机提供的模拟或数字视频信号。该系统通过基于C6X系列高速DSP的数字视频处理卡,实时的处理红外数字视频序列,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搜索、捕获、跟踪、记忆;并且在PC上实时显示红外视频图像,实时给出运动目标的空间坐标,产生运动目标区域的特征数据,完成运动目标区域图像的实时存储或远程传输。硬件模块需要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硬件支持,即提供与系统功能相适应的底层物理支持,包括运算处理速度、存储容量等。  模拟视频数字化精度要求:AD精度为8bit;数字视频通道的要求:按RS422传输协议接收数据,像素精度14bit;每

3、场图像处理时间<40ms;搜索到捕获时间:0.2~1s;捕获到跟踪时间<120ms;25帧/s实时识别、跟踪运动目标(即当前场数据必须在下一场数据到来之前处理完毕,并由计算机输出处理结果,显示视频图像),并给出目标位置及领域图像;与计算机的接口为PCI接口。  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和系统要求,本系统大致可分为四个模块(见图1)。    图1系统模块组成  UNIT1模块基于标准32位+5V的PCI总线,并配以超大规模可编程芯片(DSP,FPGA),具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  UNIT2模块的功能主要实现是运动背景下的动目标检测、跟踪。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运动背景下的动目标检测采

4、用基于摄像机运动补偿的差分技术。首先对摄像机运动造成的全局运动进行补偿,对补偿后的序列图像进行差分运算;然后在差分域搜索目标运动引起的运动扰动区域;最后在原视频图像上分割提取运动目标。同时,采用预测技术对目标的可能位置和存在区域进行估计,以实现实时、准确跟踪(或记忆)目标。系统软件按照其工作状态分为四个状态模块:搜索、捕获、跟踪、记忆跟踪。系统按照搜索、捕获、跟踪、记忆跟踪四个状态及其转换运行,以实现运动目标的实时检测与跟踪。  UNIT3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硬件模块与上层应用程序的数据通信与信息交互。系统采用了PCI9054Target方式的单周期读/写;在图像数据传送的时候为了满足每秒2

5、5帧图像的实时传送和处理的要求,采用了PCI9054的Scatter/GatherDMA方式的数据传输。在整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中,采用了一次握手协议,也就是请求一一应答协议。  UNIT4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向硬件模块下载DSP跟踪程序,启动/停止DSP,实时显示场景视频,对运动目标序列进行实时存储,对运动目标序列的基本特性进行实时分析和结果的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