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

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

ID:28131183

大小:60.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_第1页
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_第2页
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黄连的药物应用肖泽美(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155630)【中图分类号】R9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360-02【摘要】分析黄连的药性以及药理。总结黄连在治疗的应用。黄连在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关键词】中药黄连药物药理[别名]王连(《神农木草经》),支连(《药性论》),味连、川连、鸡爪黄连、雅连、蛾眉连、凤尾连、野连(《中药手册》),云连、土黄连(《中国药材商品学》)◊[来源】黄连,始载于《神农木草经》,列为上品。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为毛茛科多年牛.草木植物黄连Coptischi

2、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It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別习称“味连”、“雅连”、“云连”。味连主产于四川万县、涪陵地区,湖北丙部及郧阳地区;雅连主产于四川乐山、雅安地区,贵州毕节地区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等地。野生与栽培皆有。[采收炮制]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生用、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水炙用。[商品规格]商品因产地及加工不同,大致分为川连(味连、鸡爪连)、雅连(峨崛连)、野连(风尾连)、云连、土黄连。习惯认为雅连、川连品质最佳。川连

3、、雅连以身干、肥壮、连珠形、无残茎毛须、质坚体重、断面红黄者为佳;云连以身干、条细紧、曲节多、须根少、色黄绿者为佳;野连、土连以身干、色黄褐、无梗无泥沙杂后者为佳,每个品别均分为一、二等。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木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INO4)计算,不得少于3.6%;总灰分不得过5.0%。[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应用]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热郁结。用于寒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心下痞满,恶心呕吐,常与黄芩、干姜、半夏等同用,如《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及黄

4、连汤;若热邪壅滞,心下痞,按之濡,大便燥结者,可与大黄同用,如《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若痰火互结,心下痞硬,按之痛,可与半夏、瓜蒌配伍,如《伤寒论》小陷胸汤;若肝火犯胃,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多与吴茱萸同用,如《丹溪心法》左金丸;若脾胃虚寒,呕吐酸水,又与人参、白术、干姜等配用,如《证治要诀类方》连理汤。2.湿热泻痢本品苦寒,善除脾胃大肠湿热,为治痢要药。用于湿热泻痢,轻者单用即效;若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可与木香同用,如《兵部手集方》香连丸,亦可与芍药、当归、木香等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若泻痢兼有身热者,常与葛根、黄芩、甘草同用,如《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5、若阴虚发热,下痢脓血,多与阿胶、当归等配伍,如《千金要方》驻车丸。3.热盛烦躁、暑湿身热本品苦寒,善泻实火,并解暑湿。用于三焦热盛,高热烦躁,常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若热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可与黄芩、大黄同用,如《金匮要略》泻心汤;若暑湿偏盛,身热汗出,腹满欲吐,常与半夏、厚朴、石菖蒲等配用,如《霍乱论》王氏连朴饮;若暑湿内郁,心烦口渴,身热无汗,又与香薷、厚朴、扁豆配伍,如《类证活人书》黄连香薷饮。4.心火亢盛、心烦不寐本品苦以降火,寒以胜热,尤善泻心经实火。用于心火亢盛扰及心神,烦躁不眠,可与重镇安神的朱砂同用,如《内外伤辨惑论》朱砂安神丸

6、;若痰热内扰,心烦失眠,多与半夏、陈皮、竹茹等同用,如《六因条辨》黄连温胆汤;若热邪伤阴,心烦不寐,常与黄芩、芍药、阿胶等配伍,如《伤寒论》黄连阿胶汤;若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可与肉桂合用,如《张氏医通》交泰丸。1.胃火牙痛、痈肿疔毒本品苦寒清降,既善于清胃火,又长于解热毒。用于阳明胃热,牙痛难忍,常与石膏、升麻、丹皮等同用,如《脾胃论》清胃散;用于热毒炽盛,痈疽疮疡,红肿热痛,多与黄柏、连翘、生地等配伍,如《东垣试效方》黄连消毒散;用于心胃热盛,口舌生疮,可与升麻冋用,如《卫生宝鉴》黄连升麻汤;用于眼睑肿烂,羞明多泪,可与炉甘石、冰片配用,如《原机启微》黄连炉甘石散。[用法

7、用量]煎服,2〜10g;研末吞服,1〜1.5g,日3次。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人苦人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又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亦应慎用。[鉴别用药]本品现代炮制主要有生用、洒炙、姜汁炙及吴茱萸炙。生黄连,善清心火及大肠湿热,用于心火炽盛,心烦不寐,泻痢腹痛,痈肿疔毒;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B赤肿痛,口舌生疮;姜黄连,善清中焦火热,并能健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善于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参考文献[1】蓝天鹤,徐仲昌,侯助存,等.小檗碱对细菌的抗生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