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ID:28135007

大小:18.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1页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2页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3页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4页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细菌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摘要:指出了细菌素是由细菌通过核糖体途径合成的蛋白类抗菌物质,细菌素作为无抗药性、无残留、杀菌快的抗菌肽,同时还兼有低成本、生产快等特点,具备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综述了细菌素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常见类型、作用机理和应用研究。提出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弊端的日益凸显,细菌素将在人类健康、食品以及生物防治领域展现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细菌素;乳酸菌;

2、芽胞杆菌;作用机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7405  1引言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长期以来化学防腐剂在食品及生物防腐中居于主要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度的提高,化学防

3、腐剂的弊端日益凸�@。王杉等研究发现有些合成化学防腐剂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性,因而化学防腐剂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我国卫生部于XX年撤销了乙萘酚等6种食品防腐剂。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新型防腐剂是食品及饲料等防腐剂开发的必然选择。抗生素对于临床治疗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抗性菌株的产生,使人类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同时抗生素的残留也成为了出口贸易的瓶颈。据报道,人大肠杆菌中约有一半具有耐药性,动物大肠杆菌中绝大多数都具有;甚至有些细菌已由单一耐药变成多重耐药,很多没有直接接触抗生素的生物体内同样也发现含有耐药性质粒。因此全世界

4、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呼吁减少抗生素使用,寻找抗生素代替物刻不容缓。而细菌素作为一种无抗药性、无残留、杀菌快的天然蛋白类抗菌剂,同时还具有低成本、生产快等特点,具备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细菌素类天然防腐剂的研发,细菌素将在人类健康、食品防腐和生物防治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2细菌素概述  细菌素的定义  Gratia等人于1946年提出大肠杆菌素的概念,这是研究史上发现的第一种细菌素。但细菌素这一概念却产生于7年之后,根据Colicin的抑菌特性,Jacob认为细菌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抗菌肽,一般作用于相近亲缘的微生物。为

5、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细菌素的定义也不断完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细菌素是由细菌核糖体合成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属于抗菌肽,抑菌范围可宽可窄。判断细菌素的标准在于是否是蛋白类物质以及是否具有自身免疫性。

6、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可以产生细菌素,甚至古细菌也可以。资料显示99%的细菌都能产生一种或者多种细菌素,说明自然界细菌素资源非常丰富。有的细菌分泌的蛋白类抗菌物质没有完全得到了解,广义上也被归为细菌素或者细菌素类似物。  细菌素与抗生素的区别  抗生素是非基因编码,不由核糖体合成,通常是由酶系复合物直接连接指定氨基酸而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以杀死有害菌也可以杀死益生菌。而细菌素是由基因控制,核糖体形成的多肽类物质,具备免疫原性,不诱发抗性菌株。两者易被混淆,主要区别见表1。  细菌素的分类  常见的细菌素比如乳酸链球菌素、大肠杆菌素等都是以产生菌作

7、为命名和分类原则。随着细菌素研究的发展,其分类方法也从最初的按来源分类发展至以结构功能作为分类标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将细菌素分为四类。  第一类细菌素分子量通常低于5kDa,含有19~50个氨基酸,耐热,含有羊毛硫氨酸或者甲基羊毛硫氨酸,故称为羊毛硫胺类细菌素。它们可带电荷或不带电荷,最典型的代表是nisin和subtilin。  第二类非羊毛硫胺类细菌素,为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分子量一般小于10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

8、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