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女娲造人》教案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

ID:28143090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_第1页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_第2页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_第3页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_第4页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女娲造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一《女娲造人》教案《女娲造人》具有古老的神話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神話的文学常识。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話故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3.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2、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話故事的能力。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2.思考神話的现实意义并形成个性看法。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朗读时采用文图转化的方式,并在文图比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独立思考并讨论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考,学会学习。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辟蹊径,培养创新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3、,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与指导,激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四、教学过程(一)神話知识导入1.出示图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2.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話。古人为什么要创作神話呢?师:神話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先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1.你还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娲造人)了解神話的定义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神話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神話的兴趣。(二)感知学习1.看动画和文字

4、,听朗读。2.快速阅读,思考相关问题:(1)文章写了有关女娲造人的哪些内容?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2)你认为动画中的女娲形象跟文中的女娲形象一致吗?你喜欢哪一个?请说说你的看法。教师总结(1):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自己繁衍生息。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引导学生(2):动画中的女娲年青有活力,富有创造力;文中的女娲吃苦耐劳有智慧,像慈爱的妈妈。(答案不唯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以及女娲的形象。(三)内容探究1.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的《风俗通》中就己经出现。俗说天

5、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姮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網人也。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平庸的人只是女娲用绳子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2.袁珂写的《女娲造人》比《风俗通》对

6、女娲造人的描述丰富许多,作者补充了哪些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女娲为什么造人;(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3)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1)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1.你最喜欢作者补充的哪一部分?说说为什么。举例:(1)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2)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学生圈点勾画细节描写,具体分析女娲形象。比较阅读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喜欢内容加以评说,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娲形象以及人类被造出来之后的欢乐喜悦之情。(四)想象写作1.神話是古人创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补充了女

7、娲造人的原因和方法,并作了丰富精彩的描写,这都源于他的想象力。同学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请同学们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摆脱袁珂想象的情节,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娲造人的原因或方法:(1)女娲为什么造人?(2)女娲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2.交流习作,互相点评。从阅读体会到文段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五)问题探究1.《风俗通》中说:“故富贵者,黄土人;凡庸贫贱者,引媚人也。”你如何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风俗通》——理解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读古书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神話是古人因当时的局限性不能科学

8、地解释人类起源、自然现象等的产物,如今人类对这些问题己经有了更科学的探索和结论,为什么这些神話依然流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教师引导学生:(1)神話中构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实世界的反映,蕴藏着历史的真相,表现着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