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

ID:28151404

大小:16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_第1页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_第2页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_第3页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_第4页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酷睿处理器“Skylake” 助力无线充电普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酷睿处理器“Skylake”助力无线充电普及  在IDF2015的第二日,英特尔宣布将会利用自家将于下半年发布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Skylake”中集成的无线充电功能,像12年前利用迅驰平台推广无线上网技术一样,来推动无线充电的普及。  酷睿处理器“Skylake”助力无线充电普及  在IDF2015的第二日,英特尔宣布将会利用自家将于下半年发布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Skylake”中集成的无线充电功能,像12年前利用迅驰平台推广无线上网技术一样,来推动无线充电的普及。    具体来看,英特尔的模式是将无线充电模块整合进芯片中,再利用配备了无线充电板的桌

2、子或其他物件来实现无线充电,英特尔操作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其本身就是元器件巨头,强大的芯片出货量能带动方案快速普及,而芯片内集成无线充电模块的方式也比在终端与外设上实现无线充电的方式更加深入,看上去,这似乎意味着无线充电的明天真的要来了,而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都佐证了这一点的确已经不是虚言。  标准对于无线充电普及的影响正在减弱  无线充电自19世纪90年代由尼古拉·特斯拉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验以来,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间,而目前,消费者市场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包括磁感应和磁共振两种,前者的优势在于当下成熟度最高、成本更低,普及性也最好,但由于其要求电源发

3、射设备和接受设备必须紧密耦合,而且通常是一个充电点配对一个设备,因此它更多被行业看做是一个过渡方案。  而磁共振则是真正能实现隔空充电的方案,目前它已经可以实现2米多距离外的无线充电,借助松散耦合的特性也使其一个充电点同时支持多个设备充电,并具备更好的穿透性(像英特尔的方案就可以实现5厘米厚的障碍穿透),但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例如其电源控制难以优化,导致在多个设备同时充电时无法设定优先级和按需求供电,最终会造成充电效率的降低和功率损耗的增加,不过好在目前已经能够用蓝牙技术来实现消费者端的充电管理了。    而基于这两种技术,目前全球一共有三个无线充电技术

4、标准,分别是使用磁感应技术的WPC、PMA,以及使用磁共振技术的A4WP,相比较来说,WPC拥有的终端产品和专利都是最多的,其也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不过也许你更熟悉的是它另外一个名字“Qi”;而PMA成立比WPC要晚一些,但它目前已经是北美地区覆盖速度最快的无线充电标准了,它的显著特征是它更偏向于充电器件,像桌子、家具等等,例如杜邦公司就是该技术的簇拥者;而A4WP则是由三星与高通联手创立,它们提出的标准名为“Rezence”,并在之后吸纳了英特尔的加盟,此外,它还吸引了硅谷一家专注底层物理研究长达10年的公司Witricity的加

5、入。  虽然几乎没有争议的是,磁共振技术将会在未来睥睨整个行业,但由于行业利益非常巨大,因此每个组织都希望占据主流,以在未来坐享巨额的授权费收入,最终,激烈的竞争就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无线充电的整体普及。  不过好在,这些标准组织当下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竞争的坏处,并有了共同把市场做大的共识,因此它们之间也相互进行了合作或扩展,例如WPC也开始研究磁共振技术,而在CES2015上,A4WP与PMA两大阵营还宣布正式合并,未来二者将致力于整合磁共振和磁感应两项技术,以早日促进无线充电标准统一。而对于硬件与终端厂商来说,为了不孤立某项技术,它们往往选择同时加入多

6、个阵营,典型的例子是高通,它本身是A4WP的创始人,又在2013年9月加入了WPC,同年10月份,高通又宣布支持PMA标准——它们的灵活与兼容也使自身所处的这一环对无线充电有了足够的支持度。而包括第三方中间设备商也加入到了推动无线充电普及的浪潮中来,推出了不少兼容性更强的外置设备,以满足更多场景与设备的无线充电需求。  智能硬件、电动汽车和智能家居领域,将会是无线充电的有力推动者  在此之前,行业过多的把无线充电与智能手机联系在了一起,但由于终端缺乏等缘故导致其最终效果并不显著,而现在多了智能硬件、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还有智能家居这三大高速增长,且能令

7、无线充电大有可为的新领域,因此其普及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空间。  毫无疑问的是,这三个领域对于无线充电的需求都很大,而它们也的确在加速无线充电技术,特别是A4WP标准的发展与普及,典型的就是电动汽车,像高通和日产就给出了在地面铺设充电板的无线充电方案,中兴也在去年联合了东风汽车在湖北襄阳等地启动了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公交商用示范线;此外,高通和沃尔沃还都进一步提出了半动态与动态充电方案,前者可以在例如公交站台、高速路休息区内提供短时间无线充电,以加强续航里程,而后者则希望把无线充电发射器埋进路面底下,使车辆在行驶中能够一直处于充电状态,进而实现免充电

8、的目的。    而无线充电技术还在对行业延展着更多的便利,例如日本就有企业在研究利用一级线圈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