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

ID:28152560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_第1页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_第2页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_第3页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_第4页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作者】赵靖【关键词】中西结合 古今结合  高剑父【指导老师】甘霞明【专业】美术学【正文】【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作者】赵靖【关键词】中西结合 古今结合  高剑父【指导老师】甘霞明【专业】美术学【正文】【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作者】赵靖【关键词】中西结合 古今结合  高剑父【指导老师】甘霞明【专业】美术学【正文】【标题】“西学东渐”对岭南画派的影响【作者】赵靖【关键词】中西结合 古今结合  高剑父【指导老师】甘霞明【专业】美术学【正文

2、】引言:岭南画派主张创新,主张写实,主要引入西洋的技法。岭南画派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创新精神,岭南画派永保青春的原因就是岭南画派大胆革新。中国画研究的题材以古人画为本,对于自主和创新很是缺乏,没有创造性,内容显得沉闷。很少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岭南画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和在当时的时局下能够大胆的接受和吸收,这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是息息想关的。一、“西学东渐”与岭南画派的产生背景。在19世纪中期,我国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政治混乱,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战争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同时西方

3、的哲学、应用科技、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中国自己也发起了以求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其实西学东渐的起源不仅仅在洋务运动时期,,其过程是跨越朝代的,我们以1800年为界,把西学东渐的历史分为前后两期。由于西学东渐这一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以我们叙述的时间范围也只能根据具体内容而作出适当的变通。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就是1800年以后的西学东渐。概而言之,西学东渐大体上先是物质层面的接触,表现为实用科学技术传入;进而发展到制度层面的借鉴,表现为社会政治学说的传播。逐渐上升为各种学术,

4、思想的传播。西学东渐的最重要途径为翻译书刊,出国留学。清朝末年,中国画坛弥漫着一股仿袭泥古、重复僵化,死气沉沉的颓风。那时的当务之急,是呼唤能够力挽衰败已极的画坛的“英绝之士”的出现。历史选择了后来约定俗成的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充当革新中国画的斗士和先行者。他们对中国画进行全面地观察和反省、进行着破旧推陈的改革。而更重要的是高剑父还与志同道合的陈树人、高奇峰合力于改革鼎新新中国画的创作实践,构成“折衷中西、融会古今” 他们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也非常新颖和鲜明,不仅打破和摆脱中国画老程式的

5、羁绊,还大胆地吸收西洋画如透视、解剖、色彩之规律,力求兼容并畜、融会贯通,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创造出中西结合,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新国画。应该看到这是中国绘画史上又一次视觉大飞跃。鲁迅曾经指出:“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坟.论睁了的眼看》)所以岭南画派的革命性与先进性,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和开创性的贡献。二、岭南画派对西方写实观念和技法的吸收和对传统国画的改造。岭南画派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对西方的绘画进行吸收,这就关系到在这长绘画改革中的几个

6、岭南画派的重要人物——岭南三杰,他们为岭南画派乃至中国绘画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亲切将他们合起来称作“二高一陈”,当然说他们三个的意思不是指仅仅他们三人进行了改革和贡献,只是他们是提倡改革的先行者,也与我们研究的西学东渐的背景最接近,所以通过他们三人在历史道路上的探索和发展经历,我们不难梳理出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岭南画派对西方写实观念和技法的吸收和对传统国画的改造,从而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和发扬“折衷中西、融会古今”这一伟大的艺术无国界的精神。1、二高(1)高剑父(1879—1951年),名仑,

7、字爵廷,号剑父,剑庐等。是广东番禺大石乡员岗村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以放牛、种田、维持生计,曾在族叔开设的小药店当学徒,有空就向他的叔父学画。后来经人介绍拜居廉为师,从而临摹了大量历代名画,打下扎实的中国传统绘画基本功。高剑父早期作品沿袭“居派” 撞粉、撞水的技法,明显带有文人画水墨与写意的概念,比较自由和奔放。 在他的同门师兄中有位叫伍德彝的,是岭南望族,他家中收藏了大量古画名迹,在他的帮助下高剑父在这里吸取了古画众家之所长。20世纪初中国传统社会面临危机,高剑父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走

8、入社会,深刻感受到国家面临的危机,便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同时身为艺术家的他更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必须革新,提出了倡导“艺术革命”, 他是最先结合中西表现的画家,在1920年至1938年,这段时间的变革题材十分广泛,他综合运用中西技法力求写实,也保持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突出线条的书法性,常常以粗犷的焦墨和苍劲老藤般的书法线条作画。不但有传统的题材,也有前所未有之全新题材,如飞机,汽车,骷髅头,乌贼等。他追求古今结合线面结合,构图夸张,既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画山水、人物、翎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