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

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

ID:28157866

大小:2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_第1页
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_第2页
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_第3页
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韩企转投OLED怀抱,国产厂商迎来机遇  关于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一直都在争论不休,也不会停止这个话题。据报道,韩厂纷纷转攻OLED,虽然现在OLED的热潮还在迎面扑来,但未必是液晶末路,在更多人看来反而是国产厂商机会,中国在液晶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下半年,全球彩电市场稍显平静,不过最近,又有些热闹了起来,韩国两大巨头面板巨头的动向或许表明,韩厂正在加速淘汰中小尺寸LCD面板,继而向OLED屏幕转型。有业内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液晶或就此走向末路,但记者并不完全赞同。    据记者了解,LGDi

2、splay最近关闭了龟尾市的5代线P4工厂,这是继3.5代线P2工厂后又一个关闭的LCD产线,预计在年底之前,4代线P3工厂也将关闭,此后或全力发展AMOLED。LGD表示,暂不打算额外投资液晶面板,如有高阶客户希望购买高分辨率产品,LGD只会进行小规模量产。  LGD预计在2020年之前,对OLED产业投资将达到180.8亿美元,厂房分别有位于坡州市的P10、E6,位于龟尾的E5,以及一座位于中国广州的OLED厂房。  LG的老对手三星旗下的SamsungDisplay则陆续关闭了一座7代线面板

3、厂和两座5代线面板厂,并在韩国建设两座大规模OLED面板厂。消息称其今年拿出88亿美元的资金扩大产能,并且把一些原有的液晶生产线改造为OLED面板生产线。  韩国两大面板巨头的动作被一些观点视为风向标,毕竟,OLED确实有着自发光、色彩真实、零延迟、无限对比度、极致超薄、柔性显示等相对液晶似乎更为优良的特性,近年也传出过不少关于液晶末路的论断。但记者认为,提液晶末路还为时尚早:  首先,仅从彩电产品来看,液晶产品目前仍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其次,无论从制造工艺、产能、成本还是售价等层面来看,OL

4、ED要赶超液晶,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再次,当前的显示技术不止OLED、液晶,还有激光等等,最终“鹿死谁手”,抑或长期共同存在,犹未可知。  最后,在小尺寸应用领域,液晶同样还有相当大的需求空间。  记者通过观察认为,韩厂转攻OLED,未必是液晶的末路,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国产厂商的机会。  据了解,去年三星在关闭一座7代面板厂之后,引发了40英寸电视面板供应吃紧,近期LGD关闭液晶面板厂难免导致面板供应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或会推动友达、群创、彩晶与华映等在中小尺寸面板市场持续获利。毕竟,面板厂商

5、京东方除小尺寸OLED面板外,主要产能基本集中在55英寸电视面板,而目前拥有中小尺寸生产线的,也就是友达、群创、彩晶与华映这四家中国面板厂。  显示技术的迭代,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过,任何变化都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液晶在几年前已成为主流,但可以看到的是,CRT显示也仍然存在于部分市场。那么,即便OLED要“取代”液晶也仍需时日,这种“取代”未必由单单由OLED完成,激光显示等等也在寻求机会,况且,液晶本身也在进行升级,从而延长自身在行业内的“生命周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