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

ID:28164243

大小:8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_第1页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_第2页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_第3页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_第4页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者: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乎国强来源:《中国社区教育》杂志2011年第6期2012-5-31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如何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己经作了明确的规定,培养学生校外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己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就如何逮设学生校外创新实践基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和课程资源,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还比较缺乏,为此提岀“区域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逑设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这一研宄课题,探索相应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为提岛区域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实效性提供新思路。一、青浦区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调査研宄和现状分析1.深入调査访谈,调整课题研宄思路课题组注重调杏论证,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杏等方式,对区域内近50所中小学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型、探究型课程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对各校和社区己有的教育基地或精神文明共建单位的活动开展惜况进行资源收集、整理,并做了初步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与文献研宄,了解国内外现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逐步确定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重点,梳理区域实践基地建设蕪木框架,调整研究计划,把课题研宄的重点放在屮小学创新实践途径、方法与策略的

3、研究,积极探索在创新实践活动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学校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探索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实施的有效衔接,逐步逮设学生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研究与开发与学生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相配套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加强政策力度,多方积极推进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稿)》提出的“拓展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经历”等课程理念,改善传统教育模式,进一步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沟通、协调和融合,充分发挥青浦区

4、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青浦区中小学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的实施指南》,着力培养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强对青少年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开发和利用青浦深厚的社区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使具有育人功能的社会教育场馆成为本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展课程学习、进行社会实践的教育场所,从而推进中小学生科学精祌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3.注重过程管理,建立课题资源库在建课题研宄资源库的过程屮,将资

5、源库从形式上分为三类:一为基地资源库,即学校与政府、企业、街道、乡镇或相关部门等建立的各类德育基地;二为平而资源庳,主要包括各类学校实践棊地和课程资源建设的的文本、光碟及录像带等;三为网络资源库,为创新实践某地建设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网络信息化搭建平台。二、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推进学生校外活动体验课题组选择部分中小学挖掘社区创新教育资源,拓宽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载体,注重学生实践体验,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广泛延伸。1.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创新实践特色以青浦生活变

6、迁、本土历史文化、革命传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线索,通过社会调查、民间采风、志愿者服务让学生了解地方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革命人物等,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小课题探宂活动。千年古镇金泽被誉为“江南第一桥乡”,具有相当丰富的桥文化资源。金泽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桥之魂”系列实践活动。通过“看桥、说桥、写桥、摄桥”的一系列活动,让队员加深对家乡古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画桥、造桥、探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宂精祌和创新意识。对青浦高中生因地制宜,从身边的生态问题开始关注,指导学生开展“让蟾蜍远离餐桌”和“与现代农业零距离接触”等

7、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ff等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祌教育的要旨,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素养,即同时进行了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等,一举多得。2.加强社团建设,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设计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愉悦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贵任意识和道德水平。实验中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学生科创社闭,开始创新教育课程,获得了较好的成效,2010年曹子安同学荣获第四届“”,他发明的“智能防汽车超

8、载装置”受到了专家组评委的一致好评。在发明制作“智能防汽车超载装置”的过程中,他与青浦区交警大队取得联系,对超载事故真实案例作了大量的调杏与研宂,同时在科技辅导员帮助下,克服了多个技术难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探索,“智能防汽车超载装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