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

ID:28179641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_第1页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_第2页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_第3页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_第4页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孙思邈养生思想精要姜孟林王明炯(湖南省K:沙医学院中医系湖南K:沙410219)【摘要】今天的中国,养生的热潮席卷神州,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认真了解和学习“药王”孙思邈流传养生的宝贵思想,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一个“祌童”,孙思邈从小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对于含人生大智慧的经典,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领悟力。木文就孙思邈养生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几个方面作出了讨论。【关键词】孙思邈养生道德修养善饮食善居处避禁忌.1八一1-羼—刖g今天的中国,养生的热潮席卷祌州,从各色的养生书籍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就可见一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

2、健康长寿的向往空前迫切,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认真了解和学习“药王”孙思邈流传给我们的宝贵思想,对于一个中医专业的从业人员就有着特殊的意义。药王的养生思想涉及面极广,对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服药等各个方面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论述,木文就孙思邈养生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几个方面作出了讨论。二孙思邈的养生观2.1孙思邈养生思想源头作为一个“神童”(《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孙思邈从小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千金要方?序》云“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这也引发了他对于生命的一些终极问题的思考,对于毡含人生大智慧的经

3、典,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领悟力。《旧鹿书》记载:“善谈老庄及诸子百家之说,兼好释典”。盛唐时期,统治者将道教置于岡教地位的同时也尽力将三教势力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也为三教提供了发展的时机。《中国大百科全书》载:“佛道像合雕多见于陕丙耀县(今陕丙铜川耀州区,下同)。如现存于药王山碑林的“魏文朗造像碑”。)生活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孙思邈不可避免地受到三教不同程度的影响。何况孙思邈的家乡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三教合流之风颇盛,并在全国有代表性。受到这些思潮影响的孙思邈提倡的道德包含了儒家

4、的“仁、孝”,佛家的“慈悲”,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贵人重身”。孙对佛家经典十分仰慕,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日后他的医学观和人生观,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这些重要的思想。如佛家《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千金药方?养性》云:“凡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三世因果经》云:“三世因果说不尽,龙天不亏善心人。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喜舍万文收。”《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提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道家《

5、千金药方?养性》“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凶,此道德之祜也。”儒家思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孙在《福寿论》中指出:“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孝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而通晓医术被认为是孝亲者应有的能力。《备急千金要方?序》中亦有“君亲奋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之论。由此可见孙的养生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核心。2.2孙思邈养性大要孙思邈非常重视生命,对于教导人们爱惜自己的生命,孙循循善诱,苦U婆心。“人之所贵,莫贵于生。荒唐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电过。”孙把养性规范,归纳为以下十

6、点。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事;八曰反俗;十曰禁忌。对于这十点的论述,孙继承了《黄帝内经》顺应天道的基本思想,“治未病”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包含了衣、食、住、行、言、行、举、止,入微入细。2.2.1提高修养孙把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摆在了养生首位,《千金药方?养性》云:“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病没齿,终无悔心。”人们如果想长生保命,延年益寿,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在提倡道德修养吋特别强调淡泊名利。他对于当时社会孜孜汲汲追逐

7、名利,纵欲逸情之风毗之以鼻,孙云:“余慨吋俗之多僻,皆放逸以陨亡。”并在《千金要方?养性》开篇引用嵇康“养生五难”来强调轻薄名利为养生之大旨。他提出:故养性者知其如此,于名于利,亦若存若亡,所以没身不殆也。孙将淡泊名利之心总结为十二少:“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孙要求人们:“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U,乱想勿经心。”孙还继承了儒家“慎独”思想,言“最不得浮思妄想,心想欲事,恶邪大起,故孔子円:思无邪也。”对于人们说话的要求

8、,孙曰:“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记校钱财。”“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走路时候不要说话,否则“令人失气”。2.2.2善饮食孙思邈非常重视饮食和起居,他说:“万病之根,吃住为本。”如何才是健康的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