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ID:28180678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宣肺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张细球通城县中医医院(湖北通城437400}[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1-0095-02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种病仅发生于2岁以前的小儿(6个月以内多见)。木病的发生与小儿支气管系统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因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出现以呼吸急促、三凹征和喘鸣为主的临床表现,并可导致肺水肿、肺不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几年来,笔者自拟宣肺平喘汤配合两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

2、002年3月-2008年3月,木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12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4-6个月32例,6-8个月29例,8-10个月27例,10-12个月19例,1-2岁13例,按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釆用综合治疗给予抗生素,止咳、平喘、镇静、吸氧、退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宣肺平喘汤,一剂两煎,混合后每日分4次口服,每次20-60mL1.3宣肺平喘汤组成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甘草,板蓝根,大青叶,僵蚕,

3、沉香,车前草,鱼腥草加减:气喘严重者加苏子、紫组严重者加丹参,正虚体弱者加太子参或党参。1.4疗效评定标准[2]1.4.1显效:用药3d,咳嗽消失,喘憋缓解,肺部喘鸣咅及罗音消失。1.4.2有效:用药4-7d,上述症状、体征消失;1.4.3无效:用药7d以上,上述症状、体征未消失。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KTX-3±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表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总奋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Kfl)3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相比,*P<0.0

4、5。1.2两组症状缓解吋间比较(表2),治疗组体温恢复,咳嗽咯痰消失,肺部罗音消失吋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2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X[TX-]±s,d)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2.3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未发现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3讨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又称为喘憋性肺炎,病因为病毒感染,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占80%以上,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

5、不张,炎症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至今仍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加上西药抗病毒治疗,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等诸多因素导致使用受限,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冇效缓解咳喘症状,使肺部罗音得到明显改善[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属祖国医学“咳喘”范畴,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感受温热毒邪,首先犯肺灼津成痰,痰热、瘀热相搏,交阻于气道,致使肺失肃降而发病。治宜宣肺清热,止咳平喘。本方中,麻黄发汗,解热平喘;杏仁,止咳平喘;生石膏,清热泻火,解热除烦是治疗温热病的要药;板兰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僵蚕,清热化痰,平肝止痉;鱼腥草

6、,清热化痰,肃肺;车前草,清热利尿;沉香,纳气归肾;甘草,调和清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汕,麻黄碱、伪麻黄碱冇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挥发油能抑制流感病毒;生石膏冇解热镇静,消炎之功;板蓝根,大青叶有广谱抗菌及抑制病毒的作用;杏仁含有苦杏仁甙,苦杏仁甙在体内慢慢分解逐渐产生微量的氢氰酸,从而起到镇静平喘作用;僵蚕具冇解热、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并能迅速消除支气管充血,水肿,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车前草有祛痰、镇咳和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排除支气管分泌物积滞,消除肺部湿罗音;甘草能保护发炎的咽部粘膜,减轻刺激,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

7、。全方合用,共奏清热宣肺,豁痰止咳、平喘止痉之功。从而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加之本方药量加减灵活,价格便宜,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9。[2]周柱,蔡竞慧,陈玲玲等,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J].新药与临床,1996,15(2):297-298.[3]雷子恢,伍国典。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4):2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