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

ID:28183176

大小:4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9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_第1页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_第2页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_第3页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_第4页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法学》讲课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法学》讲课提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全面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经济法基本制度,了解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问题及其前沿动态,增强经济法制观念,提高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水平。二、教学时间及考核方法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结业考核为开卷考试。三、授课内容参考书目:1.《经济法学》刘文华徐孟洲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2.《经济法学》杨紫烜徐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经济法理念研究》,李昌麒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4.《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5.《财税法

2、专题研究》,刘剑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经济全球化下竞争法的新发展》,王晓晔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7.《市场规制法研究》,王继军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8.《系统经济法论——经济法本质及其与WTO关系研究》,刘哲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讲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理论基础及世界经济对经济法发展的影响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学习,应着重掌握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经济法发展的未来三方面问题。(一)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从理论上考察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经济学和法学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产生并占主导地位,加速了经济法的兴起。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说及相应的经济法理论观点对经济立法的贡献,我们不难发现,亚当.斯密学说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认识和重视;凯恩斯学说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指出了完全的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分析了国家从宏观上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必要性;而供给学派的最大贡献,一方面在于他们尖锐地指出了国家过多干预的局限性,强调了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在于他们并没有忽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事实上,现在许多国家通过对自身经济发展

4、道路的反省,都已认识到要发展本国经济,既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能实行完全国家干预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都试图在两者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在此理论指导下,分析经济法产生的原因有:1.经济原因。经济法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和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的日趋明显。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国家由被动转为主动承担起对经济的组织协调职能。由此可见,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以国家干预为己任的经济法的兴起。2.政治原因。从政治角度看,国家出面干预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推动了经济法的兴起。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伴随国家的存在而存在的。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条件下职能的转

5、化,运用法律形式对经济进行干预总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古代原始干预,近代消极干预,现代积极干预。3.法律原因。从法律文化角度考察,人们渴望以法治化国家为其生存空间的心理促进了经济法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不仅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是以市场的秩序化为条件的,这就决定了国家和商品生产经营者都很关注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秩序化在法制社会里,依靠的不仅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公序良俗、商业惯例,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整个市场秩序的法制化。(二)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1.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

6、产阶段,国家被动或自觉地承担起对经济的组织协调职能。这种社会化导致现代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介入广泛而深化。2.在对人性的趋利性约束与张扬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协同作用。3.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理论,内在要求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作出法律安排。4.经济学与法学发展的有机契合,内在要求经济法律要反映经济发展和运行的一般规律。(三)世界经济对经济法发展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国际法学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法律的全球化。指出,WTO是法律全球化的典型代表,它要求各成员国政府必须推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走向,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必须法

7、制化,法律规范必须遵守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逐步消减关税、取消数量限制、透明度和非歧视的原则。同时,也必须推动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行业协会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知识经济对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经济法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就是经济的现代化,它必然内在要求人和法制要现代化,尤其要求掌握宏观决策权的党政官员必须知识化,社会中介组织以及企业高管必须专业化。同时,知识经济也客观要求经济法创制、执行和司法必须现代化。思考题:1.经济法产生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