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立场与公共性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

ID:28196506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_第1页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_第2页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_第3页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_第4页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立场与公共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熊琦:媒介立场与公共性——以《南方周末》刊发关于汪晖“学术门”事件相关文章为例熊琦[作者简介]熊琦,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新闻大学》2010年冬季号【摘要】:自《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刊登《汪晖<反抗绝望>的学术问题》一文后,关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教授涉嫌学术抄袭一事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周》关于该事件的议程设置及其“编者按”进行分析,来考察《南周》在这一报道中的立场和角色扮演,并呼唤对媒介公共性的再思考。【关键词】:《南方周末》;汪晖;媒介立场;公共性【中图分类号】:G216.2

2、【文献标识码】:A一、汪晖“学术门”事件议程设置与平衡原则2010年3月24日《南周》第1362期文化版刊登了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的质疑文章。《南周》用了近两个版面来刊载此文,并且将其列入该报首版的重要标题栏中。如此可见《南周》对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这一文章也成为汪晖“学术门”事件被热议的导火索,实现了报纸议程设置这一功能。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李普曼是最早阐明议程设置这一理念的理论专家之一。196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两位研究人员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论文—

3、—《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他们研究的总结。参考文献:郭庆光(1999):《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14(郭庆光:1999)他们的研究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这个理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议题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公众在头脑中形成这些议题和对象时新闻媒介所起的作用。我国学者郭庆光教授在其《传播学教程》一书中认为-页脚---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同上(郭

4、庆光:1999)作为一家拥有数十万发行量的周报,《南周》在全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因而刊出王文后自然会引发学界对这一事件的热议。然而王文发表之后却受到许多学者质疑,例如钟彪的《驳王彬彬的诬蔑:学术“私律”与莫须有》、舒炜的《“王彬彬式的搅拌”对学术的危害》等。并且一些网友也在豆瓣、天涯等论坛中发表自己对该事件的不同意见。2010年4月8日《南周》第1364期再度刊载《规范的缺失与自我的迷失》一文,并配发了网民对《反抗绝望》质疑的调查材料。文章继续就《反抗绝望》一书的引文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但文中基本沿用王文的套路,其基调仍然是“倒汪”。这就让人不无疑问了,关于汪晖

5、《反抗绝望》一书是否存在学术抄袭其实还只是一个存在争议存在疑问的事件,然而从3月24日到4月28日,《南周》一直都在刊载“倒汪”的文章,为何听不见汪晖自己的声音?为何驳斥“倒汪”的文章和网友的意见却不见《南周》刊载呢?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8月2日刊登的题为《“汪晖抄袭门”当事人接受本报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一文中,汪晖的谈话或许能说明问题。汪晖告诉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南方周末》在3月25日与4月8日两次大版面地报道‘抄袭门’的过程中全没有联系他。舒炜的8000多字长文最初投递给《南方周末》,却被告知最早两周后才可能刊登,而且要做大幅删节

6、。舒炜最后将稿件转投《北京青年报》,在4月3日刊出。”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cnpol/pages3/cnpol100802.shtml(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汪晖抄袭门”当事人接受本报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一文还提到,2010年4月13日《南周》编辑刘小磊曾“电邮汪晖,表示‘王彬彬文章确有不够稳妥之处,想听他的意见’。”而汪晖则认为,“如果明知王彬彬有问题,媒体就应该为之前的严重指控,包括编者按语和小标题公开道歉。”该文还称,在汪晖打算回复之时,“4月14日,他被告知刘小磊群发邮

7、件附清华大学公示获政府特殊津贴名单,情势看来是向清华大学施压质疑汪晖入列,汪晖对该媒体的公正性与动机产生了强烈怀疑,他没有回应刘小磊,这也成为在抄袭争议中《南方周末》与他的唯一一次联系。”同上(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由此不难看出,《南周》对于汪晖“学术门”的报道有失“平衡”这一新闻报道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平衡”。“平衡报道”源出于西方新闻学,是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172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页脚---当人们各持异议的时候双方均应享用平等的机会让公众听到自己的意见”。这一主张被看作是“平衡原则”的首次提出。美国

8、密苏里新闻学院在19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