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ID:28210255

大小:702.5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8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1页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2页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3页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4页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题目: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学生:蔡青佑学号:13614401002院(系):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应用生物及技术指导教师:余展旺2015年5月24日目录第一章前言11.1微生物限度标准在我国的发展21.2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主要内容31.2.1定量检查31.2.2控制菌的检查31.3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51.4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的内容6第二章感冒清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92.1仪器与试药92.2方法与结果102.3方法验证102.4结论12第三章结论133.1建议13参考文献15致谢:16摘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物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由于中药剂型成分复杂,其中任何药材成分的抑菌作用都可能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准确性,因此通过验证试验来确定采用的微生物检查方法的准确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课题以感冒清胶囊中成药品种为研究对象,结合药品处方和工艺的特点,阐述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四种方法(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和薄膜过滤法)中常规法的特点和操作步骤,同时对其适用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成药;常规法。15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第一章前言药品是一种关乎人类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一生中从不使用药品的人是凤毛麟角的。普罗大众从生命孕育到牛命终结,都少不了和药品打交道,而且几

3、乎都是用于治病甚至是救命的。因此,药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药品质量控制的范畴里,除了确保其有效性以外,安全性的控制更应具有特殊意义。否则,治病的药品就会变成致病,甚至是致命的“毒药”。药品的安全性除了应从处方和原料的筛选方面严格把关以外,防止污染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微生物污染的问题,药品染菌对使用者具有潜在的、不可预测的危害。事实上,由于药品染菌引起使用者感染以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报道。20世纪60年代,瑞典从匈牙利、丹麦进口了一批甲状腺粉,由于污染了沙门菌,结果先后引起237人罹患沙门菌病。这方面还有更多的例证,例如由于滴眼剂污染铜

4、绿假单胞菌,导致病人发生角膜溃疡的事例、因使用污染破伤风梭菌的妇科用药引发破伤风症而死亡的事例、2006年导致11人死亡的“欣氟”事件、2008年导致云南省6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死亡3例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等等,都是由于微生物污染药品引起的。另外,药品染菌还可引起产品的霉变、酸败等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造成药品失效、变质,甚至产生毒素,严重危害药品使用者的健康[1]。因此,药品的染菌程度检查和安全性评价应当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药品微生物检验就是药品染菌程度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中药是我国人民广泛使用的医药产品,并且已经走出了国门。中药在中医临

5、床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在我国应用了几千年,对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保证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确切的临床疗效和较低廉的价格越来越得到认可,使用的人群越来越多,但伴随而来中药的安全性比以往则更需要引起重视。1515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中药安全性问题究其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与中药本身特性、应用环境、辨证论治、种植和炮制的管理、患者体质和药品受污染程度等相关[2]。由于中药在药材种植、采集、炮制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其质量检验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成药中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研究中,进行有关微生物检验是保证其

6、安全性的必要环节。微生物检验分为强制性的无菌检查(要求不能检出)和非强制性的限度标准检查(允许有一定数量的菌,微生物限度)。实践中,在中成药的使用上要求无菌的相对较少(即必须进行无菌检查的制剂所占比例不大),大部分中成药需要进行的是微生物限度检查。1.1微生物限度标准在我国的发展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检验始于1972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微生物限度标准也已颁布实施了三十年。1978年国家卫生部、化工部、商业部联合颁发了我国第一个《药品卫生标准》[1][3],该标准主要为中药和化学药,并按丸剂、片剂、散剂、冲剂及糖浆、合剂、水剂等剂型规定了微生物限度,包括细

7、菌总数、霉菌总数的不同规定。其中:口服药品lg或l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外用药品lg或lml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口服药品不得检出活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内先后在武汉、宜昌等地因使用中药散剂治疗宫颈糜烂发生了多起事故,经查证为药物污染破伤风梭菌所致。在调查研究并积累大量数据后,1980年版的《药品卫生检验方法》增补了破伤风梭菌检查法,并对用于深部组织、创伤、溃疡及阴道的用药开始检查破伤风梭菌。1986年卫生部颁发了经修改的《药品卫牛标准》,1989年又下达了《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这两个文件载有与国际上基本一致的微生物

8、限度检查法和20个化学药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并收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