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

ID:28211608

大小:1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8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_第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_第2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_第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_第4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必修考案综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tesoon.com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经纬考案(经卷综合)一、选择题1.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都江堰水利工程(如图)却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这项工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功效是(  )A.粮食运输B.灌溉抗旱C.围江造田D.扩大耕地解析:川西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解决的是川西平原的“旱”“涝”双重威胁,自都江堰工程建成之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可见都江堰工程主要功效是灌溉抗旱。故选B。答案:B2.“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B.

2、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一定要站在市集的最高处,就可以看到左右前后的情况以便操纵贸易获得最高的市场利益”。以后人们用垄断泛指把持和独占。故指A。答案:A3.“工官”制度使新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不包括(  )A.行业之间的相互隔绝B.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C.技术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D.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工官”制度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创造性受到束缚只能成为阻碍技术提高的原因,而非难以推广的原因。故选D。答案:D4.诗句“玉腕竹弓弹吉贝(棉花),石灰荖(lǎo)叶送槟

3、榔。泉南风物良不恶,只欠龙津稻子香。”(福建泉州诗人林凤《泉南风俗》)其创作不可能早于(  )A.宋朝         B.元朝C.明朝D.清朝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福建泉州已掌握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是在宋代,故选A。答案:A5.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www.tesoon.com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解析:在殷商时期,用于占卜的主要是龟甲和牛骨;祭祀用牛、羊、猪等牲畜,还出现“人牲”;C最具

4、迷惑性和干扰性,但从图片中对甲骨文的翻译可以看出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故D选项正确。答案:D6.据统计,在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南京,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却很少。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B.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十分强大D.自然经济未受冲击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当时的棉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等沿江、沿海的大城市,而内地很少,这反映了我国当时民族工业分布很不平衡。B、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

5、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A7.1912年至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讲者只4人”,以后“听讲者大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  )A.促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C.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解析:本题适用排除法,A是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D发生于1914年和1914年之后,故只有B正确。答案:B8.右图为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拍摄的相片,该厂建成投产应在(  )A.建国初期恢复发展经济时期B.“一五

6、”计划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文革”十年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图片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一五”计划在东北建成的重工业基地。故B项正确。答案:Bwww.tesoon.com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9.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  )A.大连B.秦皇岛C.沈阳D.烟台解析:在以上四个选项中,只有A和C属于辽宁省,其中只有大连属于1984年国务院决定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故选A。答案:A10.下面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

7、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现代农业B.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国有企业改革加速进行解析:首先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计算可发现1985年为城乡差距最小年,然后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可知:1985年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农民收入提高;城市改革则刚刚起步,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变化较小,城乡差距缩小,此后城市改革加快,农村则没有大的变化,差距再次拉大。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