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

ID:28219269

大小:7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_第1页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_第2页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_第3页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_第4页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的探讨摘要:本文对建昌县的自然状况和水资源及水系概况,通过对建昌县的生态水利建设现状提出了要结合建昌县全局规划,有机结合的建设生态水利,要大力发展生态水利从而达到水利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自然河道的河岸线多元化、生态化,能促使水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关键词:生态水利;水资源;水环境;景观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1310251建昌县水资源白然概况建昌县地处辽西丘陵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松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本县。是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青龙河4条大河的

2、?1源地,六股河、大凌河纵贯伞县境内。根据水资源二次评价成果,建昌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0548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0276万m3,地下水资源量14663万m3。2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现状2.1森林覆盖率低,水源涵养能力差2011年全县水土流失谢积18.96万hm2,占全县总谢积的59.55%。受地形影响,形成了山陡、坡长、集流时间短、流速快,冲刷侵蚀力强;受降雨影响,降雨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建昌县年平均降雨量560.1mm,但雨量多集中在主汛期7—8月份,约占全年雨量75%,降雨出现局部暴雨强度大,故土壤侵蚀量大;受植被影响,山区丘陵

3、地表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2水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低建昌县人均水资源不足802m3,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流域水资源总量呈现减少的趋势,2001-2010年全流域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与1956—2000年系列相比减少幅度较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状年农业用水保证率低;部分依靠河水灌溉的灌区大部分转化为井灌区,灌溉方式主要为大水漫灌、管灌,灌溉水利用效率低。2.3河道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远,部分防洪建筑物己无防洪能力建昌县河道整治工程包括堤防长度321.04km,其中城市段35.1km,农村段285.94km;标准为10〜50a;其

4、屮城市堤防达标长20.lkm,农村段堤防达标长208.68km。其中大部分堤防建设年代久远,且部分工程已经失去防洪能力。3建昌县生态水利建设探讨3.1全局规划,有机结合生态水利建设不能只局限在河道范围内,而是耍以全县水利综合考虑,将县内的气象、水文、地质、水资源、水土保持和人口、农作物生产和经济等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统筹协调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建设、河道整治等项0的布置,保护水环境的生态用地,逐步根据当前情况的轻重缓急分期实施生态水利的建设。3.2防止水土流失,保证下游河流的水质建昌县河流多是山区性河流。山区性河流大都河道陡峭、

5、切割深,洪水来势迅猛、汇流历时短促,泥沙含量火,对下游水质影响极大,且易下游治理工程造成淤积和水毁。此类治理更应以生态建设为主,对上游河段丘陵地段的河道沿岸采取退更换林、种植防风固沙的水保林,修建谷坊、沉砂池,必要地段亦可修建淤地坝等措施,用以减少泥沙入河,利用水土保持工程削减洪峰流量,减低冲刷强度。3.3控制水环境污染生态水利的建设要先从治污开始,必需强有力的控制污染源。对畜类及禽类养殖较为密集的乡村,采取集中收集或集中进行粪便加工处理。对沿河垃圾分类处理,污水集中处理,防止由养殖的点源污染发展成农田的面源污染。在河流宽阔的沿岸可栽植植物缓

6、冲带和净化带,必要时也可对河道进行封育,杜绝牲畜和人为对沿河植物及树木的破坏,力求几年闪使沿河和河道内的植物得以恢复,使河滩地的面积得以恢复甚至扩大。使其达到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3.4沿河建设生态岸滩在治理岸滩时,应考虑生态治理,护坡段尽量减少硬性防护,尽可能的采用柔性防护,充分利用水的渗透与土结合,使工程及满足了河道的防洪要求,又达到了自然生态的修复。可在建设石笼丁坝的同时与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栽植相结合,可在两座丁坝之间栽植合适的植物。石笼护岸水上部分亦可种植草本植物,也可保护石笼不被人为破坏,在水流较稳的河段水下部分也可采用抛石生物袋等措

7、施,可为水生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的水环境。3.5生态水利建设与景观的结合生态水利的建设要切合实际与沿河景观相结合,与河流特性相结合,与植被、乡村建设绿化相结合,使生态治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融合。形成多级生态河岸,使民众与河流亲近,使生态水利的建设以安全性、开放性、延展性为原则,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4结语传统水利工程建设多以硬化、渠化为主,而且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这样的结果改变了原有河势,促使了洪水的不稳定,使水流的冲刷能力加人,容易造成河床不稳,河岸崩塌;而且硬化、渠化的水利工程结构形式较为单一,使自然的原生态河岸相貌变得僵硬;而生态水利不仅

8、能防洪排涝,同时还能使自然河道的河岸线多元化、生态化,能促使水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参考文献[1]朱晓咖.浅析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JL浙江水利科技,2005(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