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

ID:28239139

大小:19.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_第1页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_第2页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_第3页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_第4页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温庭筠诗中的“花”意象研究  摘要:温庭筠是晚唐的诗词大家,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在当时并称为“温李”。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的诗词词藻华丽,浓艳精致,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前人对温词的研究较多,对诗中花意象研究较少,而花意象是其诗歌中大量常见的,本文主要探讨温庭筠诗歌中的花意象。  关键词:温庭筠;花意象王国安先生在《温飞卿诗集》前言里介绍说:“一般说来,温庭筠的诗好用浓艳的词藻,缺乏深

2、刻的思想内容,存在比较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在他的乐府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1]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乐府诗尤工,“温飞卿,晚唐之青莲也,故其乐府最精,义山亦不及”[2]温庭筠的诗,反应社会现实较少,而刻意追求形式的华美,描摹的是醉酒歌舞的奢靡生活,充满了珠光宝气、脂粉香泽。他的其他诗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这种诗风,与他诗中大量运用花意象是分不开的。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

3、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所谓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意象是诗歌的精髓,意源于内心并且借助像来表达,象又是意的寄托。在温庭筠的诗歌中,有着囊括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意象,其中花的意象是温庭筠诗歌中极为常见的自然意象之一,花意象在气质婉约华美的温诗有着极致的体现。花作为自然界的美丽事物,它的颜色、气味、姿态都是很引起文人关注的,不同时节的花,不同品种的花,花的盛开与衰败,总会激起文人无限的想象和慨叹。花的生长习

4、性与文人的某些品质有着暗合或相通之处,对于花的关注,在先秦《诗经》《楚辞》中就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意味。在温诗三百三十首大致有七十多首出现了花意象,大致有二十多种品种,“杏花”“桃花”“梨花”“菊花”“兰花”“莲花”“桂花”等是常见的,其中“莲花”“杏花”等出现次数较多。  一、诗人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山西太原人,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人和词人。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

5、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填词的作家,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是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  二、“花”意象分析  借花抒怀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温庭筠诗歌中

6、的花是将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融入诗中以抒怀,用于歌宴娱乐和喝酒遣兴,用花意象来营造一个绚烂多姿的诗歌环境,带有装饰性,并不是单纯的积淀某种精神内涵,因此以花意象来营造一个华丽精致的诗歌风格,来表达闺怨离情、事物昌盛衰败、怀古忧郁等。如以下几首诗:  织锦词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  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  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从上面是诗中,花意象作为环境背景不可或缺,它与女性宴饮游乐、闺阁生活相映成趣,花意象暗示了时间与人的情感相契合。“莲花”让诗变得

7、生动摇曳。“莲”是典型的女子闺阁图景。这是温诗的审美特质,也表现出晚唐诗歌的审美和由诗过渡到词的特点。  以花喻人  由于花这种自然意象的自然属性特点与女性的生命之间有某种联系,将美人比作娇艳的花朵是最寻常的比喻,而花的特性又进一步引申出年华早逝,时光飞逝的感叹。因此花意象往往融入了诗人更多的生命感悟,以花喻人,物花合一。如以下诗:  兰塘词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绣颈金须荡倒光,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