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

ID:28311266

大小:58.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_第4页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思考摘要: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提高要做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信息源公信力建设;体现人文关怀;提高网络使用者的媒介素养。关键词: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241-02冃前,“媒介公信力”大致定义为“媒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屮,在受众和社会中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受众的信任是媒体争取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必要条件,失去了公信力,媒体就会失去受众的信任,失去生命力。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虚假新闻、不良传播内容和广告等现象还是

2、很严重的,很多人因此对网络媒体产生严重的质疑,鉴于此,能否提高公信力成了网络媒体是否能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一、明确自己的主流媒体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信息量大、可跟随事态发展实时更新、可检索、互动性强、宽频多媒体效果等等技术优势和使用上的便捷,让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洪灾等突发灾难的报道中,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和舆论引导能力得到凸显。2008年5月12H14点28分,在汶川发生地震的4分钟后,一位新浪博友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地震了》的博文,随后在14点46分,新华网即发出第一条快讯:“12日

3、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在随后的汶川报道中,网络媒体坚持“生命高于一切”的报道方针,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争分夺秒的营救工作上,及时报道每一个令人振奋的生命奇迹,如新华网的“超越179小时的生命奇迹”等报道,一次次燃起全国人民对汶川营救工作的信心和希望,当营救的黄金时间过后,网络媒体又理智的把灾后重建作为主要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让全国人民及时的了解了汶川的实际情况,动员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并且还以开通网上寻亲、物资交流平台(新浪网)等渠道直接的参与了灾后援助。可以说,在近几年的网媒发展历程屮,网络媒

4、体规范了信息传播和管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正确的进行舆论引导,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实现了向主流媒体的转变。二、加强信息源公信力建设大多数网站没冇采访权,很多新闻都是从传统媒体上取得,但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因为从业人员素质、媒体运作方式、经营利益等等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错误,因此网络媒体在信息的鉴别和使用上,需要保持严肃认真和质疑的态度,重视自己的信息源公信力建设。提高信息源公信力建设,要求网络媒体认真检验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根据逻辑推理合理判断信息的可能性,不能为了提高点击率盲目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骇人听闻的消息。网络媒体所搭

5、建的信息发布平台是开放的,网民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评论员和信息发布者。不成熟的,或是不负责任的、不理智的,甚至于是带有恶意的网民信息,往往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伤及网络媒体本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鉴于此,网络媒体要加强信息发布管理,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健康。三、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媒介的社会责任对网络媒体的必然要求。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普通人命运及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新闻从业者人文意识提高的反映。然而纵观网络媒体的新闻报

6、道,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令人堪忧:(一)对采访人尊重的缺失。在网络视频上,我们不难看到这种镜头,记者为了突显舍身救人的救人英雄的伟大,为了挖掘“最催人泪下”的瞬间,面对悲痛欲绝的救人英雄的家属,一遍遍的追问“您觉得您儿子的行为值得吗,作为一个英雄的母亲您骄傲吗?”对釆访者隐私权的维护和已逝者生命的尊重,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已经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二)对受众知情权的侵犯。这主耍体现在为了媒体的某些利益,隐瞒真实信息不报道、不负责任的报道虚假信息、对事件信息的报道不全面不平衡等等。网络媒体的人文关怀应该以马克思理论作为自己的出

7、发点,结合中国国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观念,形成格调高雅的文化氛围,平衡人的社会性和自我主体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我国社会构建起口己的人生价值关怀,并使这种价值关怀符合我国社会现在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将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四、提高网络使用者的媒介素养可以说,网络媒体是媒体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缔构的。在网络环境下,受众不仅是媒介信息的消费者和接受者,也是建设者和生产者。网民的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各种信息的选择和使用能力也包括对媒介信息的生产和建构能力方面。网民对

8、网络的使用,不局限于信息的传播,也包括社区论坛活动以及其他所有的网络活动。因此,对网民的素养,需要在一个更广的视角上加以认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其意义不仅在提升普通公众积极利用媒介的能力,更在于提升公众一方制衡媒介不良表现的力量。网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