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

ID:28319768

大小:79.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_第1页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_第2页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_第3页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_第4页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站在历史高度看首届“当代名窖”评选活动高阿申,上海收藏文化研完所特约研宄员、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专家组成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屮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专家评审组成员。个人著作:《赏陶识瓷》《瓷器收藏实鉴?瓶、罐》《瓷器收藏实鉴?香炉、文房用品》《瓷器收藏实鉴?饮食器》《说罐论缸》等。由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收藏》杂志社和艺超网主办的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样的活动,前无古人,是当今收藏界的一次由衷的、高度的文化自觉行为。标题上可见,这个活动至少有两大特色:一、表示了对当代陶瓷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尊重

2、,并把名家名作发掘出来、保护起來,使之成为一笔可贵的文化资源与财富。这笔资源与财富,既属当今,更是属于将来的;二、此次评选,实际上也是对当今高端陶瓷艺术作品的一次比美、一次总结。历史名窑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著名品牌,“当代名窑”评选,无疑会促进这一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因而,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选活动,理所当然要被载入史册。陶器是世界共有的,而瓷器是中国人民创造的。瓷器的出现,从中国商周时期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尽管“历史名窑”皆为当时的名窑,可是被当代明确记载的却几乎不见,因而,遗留下许多谜让人费解。比如秘色瓷之“秘”,陶瓷界苦苦折腾了数个世纪不得要领,直到法门寺地

3、宫被发现。才恍然大悟,比如北宋官窑遗址,因为大自然肆虐,连同古开封城一起被深埋于地下,时至今日,陶瓷界只能干瞪眼。陈万里先生于《中国青瓷史略》中坦言道:“北宋官窑的窑址,现只知道‘汴京自置窑烧造’一点,至于宄竟在开封什么地方,则因为还没有发现它的烧造遗址,也就是还没有发现它的堆积碎片所在,故无法确定。”《屮国陶瓷史》更率真:“宋汴京遗址深埋在今开封市地下六公尺深处。开封地下水位很高,考古发掘也难以进行,况且地面遗迹一点不见,也无从入手。”于是让笔者想到,倘若那个时候有个“当代名窑”评选,亦像如今主办方费心费力那样邀请全国各地收藏家协会,邀请文化界、文物界、收藏界一些领导和知名人士组

4、成活动组委会,邀请著名陶瓷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收藏家、美术评论家组成专家评审组。还对评审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公布和作专题报道,那就断不会有后人的遗憾了。而当初,宋皇朝并非没有这样的能力,只可惜,虽有“自置窑烧造”雅兴,却没有如此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陶瓷史上冇过不少幸事,雅事,由于当吋缺乏应冇的记载,便阴差阳错致谬误流传于市,在此有必要追溯一下;一是关于瓷器英译名“china”的原义,二是关于“瓷器”的定义。它让笔者愈加感悟到今日评选“当代名窑”的文化意义。一、关于瓷器英译名“china”的原义景德镇位于昌江之南,在还没叫景德镇的时候叫昌南。昌南土质优良,南朝陈或唐代己制青瓷,唐

5、宋年间,昌南人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烧出青白瓷。青白瓷莹润晶亮,遂有“假玉器”之称,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当时,许多西方人以拥有一件昌南瓷器为荣。“昌南”两音,写成英文是“china”。“china”又被回译成汉文瓷器。昌南即瓷器,瓷器即昌南。昌南是中国的,于是外国人把中国也称为“瓷器”,而大写其单词首个字母。这就是英文Chi-na(屮国)一词的由来。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对瓷器情有独钟的真宗赵恒,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昌南,昌南古镇从此就改名叫景德镇,得到帝皇宠幸而改名为景德镇的昌南窑,经宋元、历明清,1000多年来汇各方技艺之精华,集历代名窑之大成,薪火相

6、传,直至当代“7501”即毛泽东用瓷,所产各式瓷器争奇斗艳,至精至美,名重天下。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人们只知景德镇,早把昌南以及它为中国所争得的荣誉忘得一千二净。事实上,唯有“昌南”读音才能与“China”的译音相符。《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辞典》说:西方瓷器原本是从屮国输入的…一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屮国瓷器,也同时把“chini”一词带了回去。后來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看来,存在于地方上的名人冠名权问题,亦同样存在于屮国陶瓷界。而原因,就是当初记载不详。二、关于“瓷器”的定义浙江上虞发现的东汉瓷器,因其“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C的高温下烧成”,并

7、经仪器测定,“它的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分别为0.62°%和0.28%”(注:三国两晋时,上虞地区青瓷烧成温度则为1180〜1240°C,吸水率为0.6%-1.0%。参见林士民《青瓷与越窑》P97)。于是,人们把成熟瓷的烧造年代定在了东汉;而现代著作上,亦无不把“瓷器’诠释为:烧成温度在1280°C以上(有的界定为1300K),坯胎致密化好、不吸水,“吸水率为0%〜0.5%”(《简明陶瓷词典》)。其实,这是现代景德镇窑的烧瓷标准,将它套用老窑上,不符合历史客观。因为,按照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