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ID:28325215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_第1页
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_第2页
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过提问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河北省任县任城镇城关中心学校(055150)李会敏中高年级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可视为互相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是借助对内容的理解,掌握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遵循叶圣陶先生“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的语文教育思想,在阅读过程第二阶段中抓住重点句段精心设计提问,是培养学牛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措施。1凭借对内容的理解设计提问理解和掌握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对于学牛来说

2、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的角度、内容变了,提问的难度也就变了,因此,训练必须紧紧凭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如《穷人》一课中,渔夫听到邻居西蒙死去的消息后,作者凝聚笔墨对他进行了一段细腻的刻画:“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Isquo;嗯,你看怎么办?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提问设计:①作者写了渔夫的哪些动作?②作者写出了渔夫表情上怎样的变化?③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什么?④作者乂借表现的内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几个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紧紧围绕渔夫这个典型人物,从“怎样写”

3、的角度引导学牛的认识由分到总,由表面及木质,由内容到表达,由渔夫到作者。问题①②,是分开和表面的认识;问题③,总起来认识作者表现了渔夫具有怎样的个性品质;问题④,最终认识作者赞颂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由个别段落领悟和掌握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层次和方法: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再如《捞铁牛》一课,在第2自然段里写了怀丙说的一句话:“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提问设计:①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说一说,在这句话

4、里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②读下面的句子,跟课文中的原句比一比,哪种写法好?怀丙说:“让我来捞。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拔上来。”教师可做点拨:①“试试”与“捞”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课文中为什么这样写?②“送回来”与“拔上来”的意思i样吗?课文中的写法好在哪里?③课文中的写法表现了怀丙是怎样一个人?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是中年级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之一,而用词准确又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以上设计就人物的一句典型语言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几点:第一,用词语写话,要与人物所处的场合结合准确;

5、第二,用词语写话,要能准确地体现人物的身份特点;第三,用词语写话,要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在品质;第四,用词语写话,还要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寄予的思想感情。2凭借句子间的联系设计提问一篇课文中句子间的联系,表现了课文内容的联系,也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衔接。如《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前后几次出现,在课文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可设计以下提问:①“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都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写到的?②作者后两次重复这句话分别为了表现郝副营长的什么?③几次重复中,作者分别抒发了怎

6、样的思想感情?以上三个问题都是紧扣“怎样写”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辨清每次重复的作用中一步步领会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再如《飞机遇险的吋候》一课,在第3自然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几个句子构成了让伞包的生动场面,挑出其间4处动作描写,可设计为以下几问:①找出描写周总理让伞包的句子读一读,用“△”标出写了他的哪些动作?②找一找作者又在这些动作的前面分别用了哪些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教师启发举例:“站起来”前面用了“立刻”,“跨到”前面用了“几步”,引导体会句子的生动。③读了这些句子后,

7、你觉得周总理是怎样一个人?这些提问,虽然有的设计照顾到中年级的特点侧重于运用词语的理解,有的设计从高年级的要求出发侧重于句、段联系的领悟,但是都针对同一个训练目标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经历阅读过程的第二阶段。3凭借布局谋篇的特点设计提问每篇课文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按什么顺序叙述,在哪里插叙,在哪里议论,都凝结着谋划者的匠心。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恰恰是按照这样的组织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岀来的,因此,利用恰切的提问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课文组织结构的特点,对于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苦柚》一课中

8、“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把100元还给伯父,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在人流中”一段,立足整篇,可设计如下提问:①作者在此自然段中这样写小姑娘,对故事的继续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点拨:伯父怎样赞叹?“我”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又变得怎样了?②作者写出了卖苦柚的这一结局,目的在表现谁的什么?③作者用“说什么也不肯要”,“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这些词句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问题①是启发学生理解该自然段在整篇中的承上启下作用,正因为这样一写才把故事推向了高潮,使全篇臻于完美;问题2是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