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

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

ID:28346618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_第1页
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_第2页
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_第3页
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农业产业化与利益平衡机制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主要采取“公司农产”、“公司基地农产”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一些地方甚至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口号。但是这些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XX年9月,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蓝田股份因为银行贷款出现危机事实上宣告破产。有人因此发出疑问:“公司十农产”可以富裕农民吗?有的学者担心土地“流转”到那些龙头公司手中之后,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或者遭遇其他市场风险,谁来保护不能享受任何正式社会保障的农户的利益(仲伟志[XX])?当然

2、,我们不能用蓝田模式的破产来全盘否定农业产业化本身。龙头企业脆弱,可以加强政府扶持力度,蓝田模式行不通,还可以选择其他模式,农业产业化并不是一定要把土地交给龙头企业。我们最关心的是: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否能够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据有关部门XX年公布的统计,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发展到6.6万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2.7万多个。各类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总值3072亿元,销售收入达5900亿元,利税总额为709亿元,带动的农户达59⑻万

3、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平均每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收900元(程云[XX])。但是,这些数据显然被注入了水分。因为如果产业化真的很好地带动了25%的农户,那么我国农户的平均收入水平肯定比现在高得多。特别是如果用给出的固定资产总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除以龙头企业总数就会得出,平均每个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为1138万,销售收入为2185万,而利税高达263万,利税率竟然高达12°%以上。实际上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并没有这么乐观。以上海为例,目前全市拥有3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9家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但根据我们XX年对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4、业的调研,这些企业多数规模不大,产业链条偏短,经营视野偏窄,关联产业间的联系(合作)不够紧密,地域触角不够广泛。特别是多数企业以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利润空间不大,而且这些利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减免和国家其他的财政支持。一些经营绿色蔬菜及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其毛利率仅为5%左右,某上市企业近3200万元的农产品销售额仅获得了不到170万元的毛利润。尽管也有部分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利润率较高,但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太大。某集团公司XX年因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口国技术壁垒限制的加强,发生2.39亿元的巨额亏损。XX年年初突如其来的“非典”灾祸,也对

5、许多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公司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某公司的农副产品70%以上出口海外,因不少客户在“非典”期间取消了订单,造成公司出口创汇缩水70%左右,国内销售也下降了40°%。即使是某些企业科技含量较高的设施农业,由于前期投人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能达到要求,也难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带动农户方面,大部分企业与农户仍然处于一种加工商与原料供应者的采购供应关系,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系不够紧密,违约率高,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有限。此外,多数企业在市场建设方面建树不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超市、宾馆等销售渠道,缺乏稳定的市场体系的支撑。根据其他学者的研宄(例如沈俊霞[X

6、X),亓玉文、周国银[XX],畅小艳等[XX])和我们的实地调研,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公司与农户的联系松散,不能形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第二,农户在合作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介入产业化的全过程,得不到产业化的平均利润;第三,农户与龙头企业的经营素质较差,特别是诚信水平低,违约率较高;第四,农业产业的市场化发育程度低,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第五,农户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与风险保障,增加了产权关系一体化机制中的经营成本;第六,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掺杂过多的政府行为,但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企业与农户

7、的利害关系与合作收益缺乏制度整合,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二、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到目前为止,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宄主要集中于研宄通过农业产业化来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杨明洪[XX]的研宄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进反映的本质特征是对节省外生交易费用还是节省内生交易费用的选择。近年关于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采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管理模式的主张也着重强调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仅仅研宄提高经济效益并不能完全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因为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有的市场价格评价体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