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

ID:28357784

大小:8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9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_第1页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_第2页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_第3页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_第4页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读书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书惟“勤奋”二字冯其庸(学者)谈起读书,我觉得无非是〃勤奋〃二字。勤奋是最为质朴又颠扑不破的读书之道。记得小时候读书,先生要求我们的,不仅是读文章,而且还要背下来。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优秀篇章”小时候但凡花了功夫的”有很多至今都刻在脑子里。也许你要问:脑子里记住这么多文章有什么用?那么我告诉你:至少它能够给你的写作带来灵感。人脑仿佛是一个宝库,多少东西都能装进去,脑子里的东西越多,下笔就越快,写文章就越丰富、越灵动、越容易碰见灵光迸现、左右逢源的情况。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破万卷"的〃破"字,已经告诉了我们,读书不是点到即止,而是需要勤奋,需要下功夫。

2、读书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收益是不大的。仅仅读书还不行,最好能与调查、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求之于书,证之于实,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完善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至理名言。我们不能因为进入了网络社会,很多知识可以方便地从网上获取,就忽略了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我的感受是,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入到具体的实践调查中,才能去伪存真,才能真正领会与理解。以我自己为例,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个人,为了弄清楚他取经之后,到底由哪一条路回来,我10次赴新疆等地考察。当时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玄奘东归时要到公主堡去?公主堡既非寺庙,也非顺路,他没理由绕远路跑去拜谒。后来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我们

3、来到公主堡,当地人说,公主堡下才是真正的瓦罕古道!我这才明白,原来玄奘从明铁盖下来时走的其实是这条道,所以必经公主堡,然后到塔什库尔干。而此前,我误将一条由部队开辟的道路认作〃瓦罕古道”了——它与公主堡下的瓦罕古道还远隔着一条大河!类似的情况z我经历的不少,这也让我更坚信:实地调查,走万里路,能够让一个人的知识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可靠。如果研究的领域分得太细,可能难以产生通才式的人才。为什么呢?就因为学问之间是彼此关联、互相激发的。好比一位武术家,如果他只会耍枪,其他兵器一概不了解,你会觉得他是一位高手吗?我们倒是常常看到,很多有成就的人,往往旁搜远绍”广泛从其他领域汲取营养,化为

4、己用,提升自己。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搞文学的不懂历史,搞历史的不懂文学,都会事倍功半。文学与历史,甚至还有哲学、民俗等学科,本来就是共生共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不能全面涉猎,怎么可能获得精深的见解?所以,我认为学科可以越分越细,读书却该越读越宽,唯其如此,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更全面地看世界、想问题。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但读书宜早,著述宜晚。读书宜早现在大家都知道,著述宜晚却似乎没有多少人看重。古人说人生三大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需要有足够的人生锤炼与知识积累,不是随便为之的,怕的就是以己之昏昏,却欲使人昭昭,这怎么可能呢?那样只会贻误后人。做一个“挑剔”的读者沈昌文我有一

5、些读书习惯保留了下来,比如说我不做读书笔记,但是坚持下载、复印与做剪报。以前是看到好的文章与资料,自己的就剪下来,别人的就拿去复印,现在还加上从网上下载资料。获得资料后,我将它们按照主题归档保存。这些习惯帮助我收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方方面面的都有,我的家也因此成了一个小型资料馆。现在的图书出版与以往相比已大不一样,突出特点是极为繁荣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涉及选择的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要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逬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比较多,真知灼见比较少,书中的很多话别人其实都说过了,不过是改

6、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端着这样的图书,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很傻?所以,我认为读书不必_定就从头读到尾,虔敬得不得了——必须学会辨别,学会取舍,学会挑剔,撷取其中的精华进行学习。这在新书层岀不穷、信息爆炸的当前尤其重要。怎么取舍呢?我的方法是先看目录,再选读其中的章节,一个意思是从岀版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编得怎么样;第二个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有哪些是我希望了解、值得去了解的,也就是这本书对我而言有多大的"价值"。读书要读经典,这是很正确的观点,经典就是经过时间选择过了的好东西。我在人民出版社工作很多年,对阅读经典很有感触,也亲手接触了不少经典出版的工作。当时有批评说人民岀版社的

7、视野太窄,应该多翻译外国经典学术名著。后来人民出版社就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出版计划,向国内大规模介绍国外经典。这个出版计划当时印成一个蓝皮的小册子,后来岀版界就叫做蓝皮书。可惜的是,这个出版计划因故被打断。商务印书馆接手这个岀版计划之后,取名"汉译世界现代学术名著",一批一扌比出版了很多种,现在已经成了学界的一大知识宝库。对我个人而言,缘于这个出版计划,当时接触了不少国外经典著作,至今还记得,我接手的第一本书就是黑格尔的《小逻辑》,第二本就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经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