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ID:28360250

大小:109.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09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_第1页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_第2页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_第3页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_第4页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桩誓愿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在其代表作《窦娥冤》中设计的情节,女主人公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1]  通过这惊天动地的描写,关汉卿希望唤醒世人的良知,激发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2、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1]兴盛的原因 元杂剧兴盛的基本前提  1.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  2.观众统治阶级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元朝的贵族对歌舞、戏曲的爱好,有不少文献记载。  二、元杂剧兴盛原因的几种说法  作为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杂剧在当时十分繁荣,从而使它在文学史上获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后人对其繁荣的说法不一。明沈德潜《万历野获编》和臧懋循《元曲选序》认为元代以词曲取士是元

3、杂剧发达的原因。李开先说是元朝政治衰微,文人沉下僚的结果。王国维则把之归于元初科举之废。孙楷第的认识就全面了一些。他认为元宫廷特尚杂剧,时人之爱好,书会才人与俳优密切合作。  三、元杂剧兴盛的三大原因  1.艺术原因:  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的成熟的文学剧本。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为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体制;各种队舞使戏曲的

4、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戏、影戏也给吸取的舞蹈动作和脸谱以影响。它们的发展使戏曲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同时也为产生优秀的文学剧本准备了条件。  2.政治原因:  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元是少数民族政权,文化素养低,不重视科举,曾经多年不开科考试。造成知识分子缺乏出路。“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活动。  3.经济原因:经济;元承接宋的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城市的畸形发展。发展阶段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中期,自元成

5、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295—1332)。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初、中、晚三期,杂剧创作在地域上的变化,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各自的特点。元代杂剧创作主体的分析。对元杂剧创作影响最大的两类作家。关汉卿,元代浪子文人的代表。思想:元时阶级、民族等矛盾尖锐,人民需要更加方便、通俗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北方的人南下后,南北思想有很大的交流,使人们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切造成元杂剧的繁荣崔莺莺和杜丽娘的形象比较:二、崔杜的形象分析崔莺莺-页脚---三桩誓愿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在其代表作《窦

6、娥冤》中设计的情节,女主人公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1]  通过这惊天动地的描写,关汉卿希望唤醒世人的良知,激发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

7、力量。[1]兴盛的原因 元杂剧兴盛的基本前提  1.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  2.观众统治阶级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元朝的贵族对歌舞、戏曲的爱好,有不少文献记载。  二、元杂剧兴盛原因的几种说法  作为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杂剧在当时十分繁荣,从而使它在文学史上获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后人对其繁荣的说法不一。明沈德潜《万历野获编》和臧懋循《元曲选序》认为元代以词曲取士是元杂剧发达的原因。李开先说是元朝政治衰微,

8、文人沉下僚的结果。王国维则把之归于元初科举之废。孙楷第的认识就全面了一些。他认为元宫廷特尚杂剧,时人之爱好,书会才人与俳优密切合作。  三、元杂剧兴盛的三大原因  1.艺术原因:  各种戏曲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