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

ID:28366399

大小:70.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_第1页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_第2页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_第3页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_第4页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摘要:面对当今愈发严峻的环境问题,本文对建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尊重地域文脉原则,技术适用原则。绿色建筑不是高投入的高科技智能建筑,而是适用地域气候,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的本土建筑。介绍了绿色建筑中应用较多的节约能效的一些手段,运用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的实例阐述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技术的运用情况。关键词:可持续;绿色建筑;地域性;技术适用;节能引言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由地域性问题发展为全球性的问题

2、,治理难度大。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已发展成全球的三大环境问题。[1]放眼全球,气候冷热变化无常,有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频发,人类与环境,人类与气候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距离变得越来越遥遥不可及。人类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已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1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概念1.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能采用粗暴的手段,掠夺子孙后代发展的资源。人类在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应利

3、用现有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环境自身的承载力。1.2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能适应生态而又不破坏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是以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建筑是一个技术集结体,是人类文明及进化在可见形态中的技术塑造。[2]各地区的建筑被记录社会技术文明发展程度的载体。所以说技术就会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设计原则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地域性原则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建筑,大多都具有相

4、同的体貌特征: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过度的依靠建筑设备,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这样的建筑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真正的绿色建筑应具有地域性特点,符合当地的环境气候,文脉等。人们可以从吸收传统建筑的创作理念,建造我们今天的“传统”建筑。例如在现在建筑中利用中庭的“烟齒效应”改善建筑内部的通风条件,减少通风设备的使用,降低能耗;合理布置城市的空间结构,改善通风条件;利用热阻系数大的维护结构;屋顶花园改善室内热环境等。2.2技术适宜原则绿色建筑不等同于现在流行的国际式上流行的可以被世界各地移植高科技的建筑。适

5、宜技术原则:技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最小的环境支持力来满足舒适的要求,同时迗到总体节能。充分对比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绿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3.1节能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我国建筑业物质消耗约占全社会物质消耗总量的15%,建筑业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约占全社会污染的34%。[3]由此可见建筑的节能是多么的重要,建筑的节能技术可以分为主动是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利用机械等设备系统和输入能源来改变环境的建

6、筑技术。主动式技术易于控制,但是设备要求高,转换程序多,前期投入大。被动式:是利用自然力,如阳光、风力、气温、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尽可能不依靠复杂的设备,能源外力支撑的建筑技术。被动式和主动式的根本差异:能量的转换过程和转换路径的差别,装换过程的低效和高效,转换路径的直接和间接。[2]3.2节水水是生命生命之源,人类要生存一刻都不能离开水。缺少了水,人类生存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就更不用谈发展了。建筑的建造及后续人们的生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污水。真正的绿色建筑在节水方面也应该是有很大的贡献的,这

7、样才能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维持生态的平衡。建筑主要运用的节水技术如下:(1)中水系统为建筑两套供水系统,根据水质的不同分开供水,遵循“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加大建筑对雨水,较为洁净用水的收集,进入中水系统。中水可以作为非饮用水源,用来打扫,冲厕等。加大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可减少市政取、净、输、配过程的能源消耗。(2)雨水收集雨水储存净化技术包括:结合绿色建筑小区环境功能设施开发绿色建筑与小区屋面径流储存净化、雨水花园、生态湖等中后期雨水生态滞留生态处理设施。绿色建筑可利用小区内景观人工湖代替回用水

8、收集设施,收集净化后非传统水源。小区回用水直接从景观人工湖抽取非传统水源作为环境景观水体,同时可回用于绿化,冲厕,消防,道路浇洒,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3.3节地节约土地的措施:第一,在建筑的审批上严格控制,尽量在原址重建。尽量减少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第二,在建筑规划布局方面,合理的控制建筑的层数,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第三,调整建筑的朝向,使建筑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