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创作浅析

通俗歌曲创作浅析

ID:28367242

大小:5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通俗歌曲创作浅析_第1页
通俗歌曲创作浅析_第2页
通俗歌曲创作浅析_第3页
通俗歌曲创作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通俗歌曲创作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俗歌曲创作浅析通俗歌曲(又称流行歌曲),是以通俗易懂、易记易唱、娱乐性强、便于流行而见长,它是属于轻音乐范畴的一个品种。相对于传统音乐来说,其具有独特性,又与后者有很多共性,它源于传统而又超越传统,经过众多音乐人多年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独立的音乐理论体系。歌曲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歌词与旋律。下面笔者就这两方面谈谈通俗歌曲的创作要点。一、歌词写作歌词和旋律是歌曲的两大要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歌词既是旋律的附属品乂可以是独立的文学作品,但不是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歌词。歌词的种类繁多,如抒情类、叙事类、讽刺类、诙谐类等等。歌词冇其

2、依附旋律的特殊要求,因此,歌词的写作,要注重以下三个特性。流行性。通俗歌词基于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特点,它的主要受众主要也是普通听众,因此需特别注意流行性,即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尽量使用朴实的语汇真挚的情感。简洁性。简洁性的把握主要体现在素材简练,明确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构思立意。歌词非比散文小说可以通过大量篇幅表达作品,因此创作时耍注意每字每句紧扌II主题,注意语言逻辑性和段落间的相互关系。文艺文学性。歌词和旋律结合在一起即归属于音乐范畴,但歌词也具有其独立的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看,歌词类似于我国的古诗词,结构短小,语言简练,讲究韵律。歌词不

3、但继承了诗的飘逸虚远也继承了词的婉约写实,因此优秀的歌词即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既适于演唱同时乂具有一定的文学深度。上述提到的是歌词的特性,歌词的表现手法也是歌词创作的重点。歌词的创作手法与诗歌相近,诗歌中的赋、比、兴等手法都是歌词创作者值得学习借鉴的。除此之外,掌握重复、重叠、设问等写作方法,也是创作歌词的重要手法。二、旋律写作通俗歌曲的旋律写作,涉及到的技法有很多方面,如旋律线、节奏型、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等,上述各类技法非本文的篇幅可以承载,因此只能粗浅略谈。旋律线的写作。旋律线发展手法众多,如同向进行、斜向进行、曲折进行等等。通俗歌曲旋

4、律线的一般规律为级进与跳进交替使用,如果旋律中出现大幅度音程跳进,之前要冇反向的预备,大跳之后一般作反向解决。避免连续同方向的级进跳进,这样会导致旋律线失去重心和平衡。耍针对演唱者的音色音域发展旋律线,现今大部分通俗歌曲的音域都在两个八度以内,其中最佳的范围应控制在九到十三度之间,H^一度左右的歌曲最为常见。还需注意的是,一首歌曲高潮点的安排,一般歌曲的高点会出现在整首歌曲的黄金分割点处。调式的运用。在通俗歌曲屮,最常用的调式是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一般以大调式和小调式最为普遍。大调式色彩明亮,适合表达轻快大气的主题,小调式柔和阴郁,适合表现

5、含蓄浪漫忧伤的主题。根据歌曲的发展需要,大小调式可以混合使用,会出现新鲜的音响效果。此外,和声小调和自然小调的混合运用,也是通俗歌曲中常见的一种调式处理手法。通俗歌曲中经常会出现变化音,它不时常出现,只是在某一处偶尔出现或作为经过音岀现次数较多,这种调式外音的使用主要起到色彩点缀、塑造个性和体现民族风味的作用。布鲁斯调式在流行歌曲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其是以五个音组成的调式,音阶为:1b345b7后来随着布鲁斯调式的扩大,又增加一个b5,变体为今天较常用的六个音的布鲁斯调式:1b34(b5)5b7在中国的通俗歌曲中运用布鲁斯调式创作的作甜较少,

6、爵士乐和摇滚乐对其运用较广泛。调性的转换。在歌曲屮,情绪的变化可以通过调性的转换来实现。调性的转换主要冇三种类型:转调、离调和移调。歌曲的转调一般出现在段落的衔接处,常用的有近关系转调、远关系转调及同主音大小调转调。离调一般出现在歌曲的某个段落之中,它的特点是使调性发牛短暂的过渡性的变化,听觉上带来新鲜感。移调是通俗歌曲较为常用的一种调性转换手法,特别是为了使情绪再一次递进,高潮再次反复时,经常会升高一个调或两个调來达到情绪的提升。曲式结构的安排。通俗歌曲的曲式结构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咅乐作品来说,较为短小,一般为两个乐段构成的二段体(AB)和

7、三个乐段构成的三段体(ABA或ABC)o也有一些更短小的一段体歌曲。通俗歌曲的写作既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同时也是创作技法的具体表现。有些人绞尽脑汁去寻找灵感,换来的却是苍白的作品,所以创作时不能太过于依赖灵感的作用,灵感总有可能会枯竭,而技法可以支撑我们的创作,掌握歌曲写作的技法,可以帮助你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同时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部)责任编辑:李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