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

ID:28372777

大小:82.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_第1页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_第2页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_第3页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_第4页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井程序之起下钻、空井情况下发生溢流和井喷时采取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井程序一、关井控制井口的原则1、发现溢流或井喷时,一般情况下不准放喷,必须进行试关井;2、最大关井套压,不能超过下面三个极限值中的最小值;A.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B.套管柱抗内压强度的80%(要考虑套管内外钻井液密度差造成的压力损失对套管抗内压强度的降低;C.地层破裂压力。3、溢流时的作业不同,控制井口的程序也应不同。基本上有四种情况:正常钻进、起下钻杆、起下钻铤和无钻具的空井作业;4、非紧急情况下不能关闭剪切或全封闸板防喷器。二、钻进时的关井程序1、发出井喷信号,停转盘,将钻具提离井底,使钻杆接头避开所要关闭的防喷器芯子;2、停泵;3、适当打开阻流

2、阀;4、关井(先关环形防喷器再关闸板防喷器);5、关阻流阀,试关井;6、报告钻井监督;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关井后10〜15分钟的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和循环池钻井液的增减量。三、起下钻杆时的关井程序1、发出井喷信号,迅速将立柱下到能接顶驱的最底位置,并使钻杆接头避开所要关闭的闸板防喷器;2、抢接回压阀;3、适当打开阻流阀;4、关井(先关环形防喷器再关闸板防喷器);5、关阻流阀,试关井;6、报告钻井监督,并尽快接上顶驱;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关井后10~15分钟的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和循环池钻井液的增减量。起下钻铤时的关井程序1、发出井喷信号,迅速将钻铤立柱下到

3、最低位置;2、抢接配合接头和安全防喷阀,在条件允许时,抢下部分钻杆;3、适当打开阻流阀;4、关防喷器,若下有钻杆再关闸板防喷器;5、关阻流阀,试关井;6、报告钻井监督,并尽快接上顶驱;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关井后10~15分钟的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和循环池钻井液的增减量。五、空井时的关井程序1、发出井喷信号;2、适当打开阻流阀;3、先关环形防喷器,再关全封闸板防喷器;4、关阻流阀,试关井;5、打开环形防喷器;6、报告钻井监督;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关井后10〜15分钟的立管压力、套管压力和循环池钻井液的增减量。关防喷器前,若井下情况允许,可先抢下一些钻杆后,

4、再按起下钻杆关井程序控制井口。六、电测时溢流的处理1、电测前提:电测时间超过许可的井内静止最长时间,不能电测。井内静止最长安全时间,可参考钻穿油气层后所经历的最长起下钻和其他辅助时间来推定。另外电测前要掌握井内静止时油气上窜的速度。2、电测时应严格监测井内情况。齐岗位人员、泥浆录井和泥浆服务等人员要严守岗位,防止井内溢流发生。3、电测期间井内发生溢流,如果情况允许,应尽快起出电测仪器,强行下钻,循环排除溢流或下入钻杆按有关程序关井。4、电测时发生严重溢流,不允许起出电测仪器,司钻要立即关环形防喷器,并请示钻井监督和测井监督,是否剪断电缆关闭井口,按空井情况

5、进行井控工作。七、关井说明及注意问题1、“适当打开阻流阀”的含义是只打开阻流阀开度的1/22、“关防喷器”动作,应持续到闸板防喷器关闭后,确认井口已安全控制住,再打开环形防喷器才结束;3、“关阻流阀,试关井”是为防止关井过程中或关井后,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超过允许关井压力而制定的一条措施;4、如要关剪切防喷器,应注意先关下面钻杆闸板防喷器,防止切断后钻具落井;5、一旦将井口控制住,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以下几个区域进行检查有无泄漏及其它问题;A.防喷器组;B.立管和阻流管汇;C.振动筛区域(包括钻井液出口管,钻井液储罐区,除气器等);D.泵房,钻井泵和固井泵等

6、;E.循环池;F.高压管线(从钻井泵到立管之间)。6、为了保证钻杆接头不妨碍关井,在处理溢流前可先标定间隔。实测办法是:关闭闸板防喷器后,慢慢下放钻具直到钻杆接头接触闸板后,记录此时方入和水深,算出转盘面至关闭的闸板防喷器闸板面上的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