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梅园导游词

无锡梅园导游词

ID:28377582

大小:19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无锡梅园导游词_第1页
无锡梅园导游词_第2页
无锡梅园导游词_第3页
无锡梅园导游词_第4页
无锡梅园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锡梅园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锡梅园编辑:《无锡导游网》——孟宪彪http://www.wxdylm.com无锡梅园,全名无锡荣氏梅园,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来显示出它的高雅古朴风格。梅园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和浒山南坡,距市区7公里,距太湖1.5公里,面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花驰名,园内遍植梅树,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势高低,结合梅园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山翠梅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四时风光旖旎。梅园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所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东山辟园,利用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植梅数

2、千株,经十余年建设,占地81亩。当时所植梅花多为果梅,至今植梅已有80多年历史。解放前是荣德生之子——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私家花园。1955年,荣毅仁将园献给政府。1960年园林部门扩建东部新区,1988年又扩建至横山。使梅园成为融名卉、绿化、建筑、文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建国后,梅树的数量和品种均逐渐增多。梅园现有面积812亩,其中梅林占56亩。园内植梅5500多株,梅桩2000多盆,多为果梅。品种近40个,不少是从苏州、常熟、扬州、杭州、成都、武汉、安徽引进的。著名的有素白洁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萼如翡翠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有浓艳如

3、墨的墨梅,有枝杆盘曲矫若游龙的龙游梅等。还有造型幽雅、虬枝倒悬、枯树老干、疏影横斜的梅桩艺术盆景。主要景点有:梅园刻石、洗心泉、米襄阳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轩、香海、诵豳堂、招鹤亭、小罗浮、念劬塔、豁然洞、开原寺、松鹤园、小金谷、吟风阁。【梅园刻石】.---进入梅园,有紫藤棚引路,在老藤古柏的掩映下,一块高约2米,宽0.7米、重1.5吨的紫褐色巨石屹立正中,上镌“梅园”两字,清秀韵致,此字为荣德生先生1916年亲笔题写。原刻石已毁于“文革”,现刻石是1980年按旧照片描摹重镌。但与旧照片作比较,字迹确有差异。刻石旁的紫藤,是当年荣德生亲手所植,已有100多年

4、历史,寓意“紫气东来”,象征吉祥富贵。在一棵老紫藤旁,有1998年新刻的石碑,上书:“老树纷披,虬藤起舞,乐农居士手植紫藤。”旧有一联:“老树纷披,恍有龙蛇起大泽;奇峰兀立,本来天地是洪炉。”紫藤尽处,横卧大黄石作屏,上刻“疏影横斜”四字,石旁虬干老梅一株,映衬出“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的意境。【洗心泉】园门东侧有“洗心泉”,凿于1916年,荣德生先生专门为它取名“洗心泉”,意思是“物洗则洁,心洗则清。”1983年重浚,泉畔补立刻石,著名梅花专家陈俊愉教授重书泉名。石壁上新镌荣毅仁少年时代撰写的《洗心泉记》刻石。【天心台和米襄阳拜石】天心台建于1914年,源于

5、“梅花点点皆天心”之意。台用黄石桑成,高2.5米,上建六角亭。台下,三面小溪萦绕,上跨“野桥”。影射古诗“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意境。这里梅林最盛,品种尤繁。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翡翠相托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还有浓妆艳抹的墨梅等。老干古梅,绽开朵朵繁花,使游人流连忘返。天心台前,一字排开三块玲珑多姿的太湖石峰,状如“福禄寿”三星,确是江南奇石,故称“三星石”。天心台南有峰太湖石,名叫“米襄阳拜石”。相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任职丹徒时,此石即为其园中之物,而其又特别喜欢石头,爱石成癖,后人称之曰“米襄阳拜石”。高约3米,上有

6、81孔,大可容拳,小仅纳指,“瘦、漏、皱、透”,苍老古奇,它原是金坛清代大学士于敏中园中的故物,湖石伴植红梅,背衬翘角飞亭,远处塔影,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色。清芬轩和揖蠡亭在梅园梅林中心区,两侧分别建有对衬的清芬轩和揖蠡亭。东轩清芬,建于1916年。小屋三间,四面开窗,两旁月洞分立。前有古槐盘曲,后临朱栏小桥。桥栏处,春赏万点梅,夏看一池莲。有一联云:流水当琴,此地时得小佳趣;围棋清夏,静里微闻自来香。揖蠡旁为西轩,建于1916年,亭八角,半靠围墙,朱柱青瓦,透过梅林隙,可见太湖和蠡湖一角。这是荣德生追念范蠡泛舟去齐,以示崇敬之意。【香海、研泉和荣德生铜像】香海是梅

7、园赏梅的著名一景,建于1914年。有拱圈形门窗房屋三间,四周环廊,面对梅林。早春,花开似雪,冷香扑鼻。当年荣德生先生以白银50两托人觅得康有为手书“香雪海”额。悬匾于轩前。1919年8月,康有为来游梅园,见此系他人伪作,.---即挥毫重书“香海”。并附诗:“名园自合称香海,伪字如何冒老夫;为谢主人濡大笔,且留佳语证真吾”。原匾遗失,现门楣上两字为康有为学生、也是他的儿媳妇著名书法家萧娴女士于1979年所写。1991年在南京博物院找到康有为原书手迹,重新制匾,悬于轩内。香海屋后,悬有金峙程所书的“一生低首拜梅花”匾。右旁有刘海粟的《梅花》刻石。香海屋现有研泉。当初

8、荣德生在此浚泉,掘得古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