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

ID:28383813

大小:60.3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_第1页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_第2页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_第3页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_第4页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铁笔铜刻传薪火实践理论比翼飞吴衡,字斯野,号青篁斋主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海墨画社画师。他1960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艺术Z家,自幼从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先生游艺,又得书画界、教育界前辈耆宿唐云、苏渊雷等名家亲授点拨,书画篆刻技艺大进。三十多年前,由热爱书画艺术而步入铜刻艺术的殿堂,长期浸淫于古老的铜刻技艺并甘于寂寞、厚积薄发,如今己硕果累累、成绩斐然。2008年,《吴衡一铜刻艺术》申报上海市传统工艺技艺项目,经评审获得批准认定。2009年吴衡又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

2、铜刻艺术的代表人。近日,集多年铜刻艺术精甜的宣纸线装本《青篁斋铜刻集》已经付梓,具体介绍铜刻技法的《铜刻艺术》一书也即将出版,这是吴衡先生三十多年艺术生涯的展示,也是对铜刻实践和理论的艰苦探索,可谓孜孜以求。难能可贵。庚寅大暑前一日,笔者走访了位于虹桥机场附近的青篁斋,在雅致整洁、书香宜人的氛围中与吴衡先生就铜刻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谈。董;铜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清代和民国时期曾经在文化艺术界颇有影响并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在历经数十年的辉煌之后却日益衰退,甚至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听说你父亲长期在文艺界工作,你兄长也是一位篆刻家,你是怎样走

3、上铜刻之路的?引路人是谁?吴:家父曾是一位文艺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涉及的领域有音乐、美术、摄影、体育以及群众文艺等多种大文化的领导工作,有一段时期,HFJ曾为上海美术界负责人之一。我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喜爱书画篆刻艺术,且动手能力较强,对竹、木等材料上画画刻刻,非常有兴趣,还自己动手雕刻印纽和砚台等等,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什么是浮雕、什么是薄意,什么是阴刻、阳刻。在动乱的非常时期,一大批美术界老先生们是不自由的,父亲对这些老先牛们相当关心。一些老画家“解放”了,父亲时常与他们一起接待外宾,每次任务结束,父亲总是亲自把老画家送回家,并不时地问暖问

4、寒,使这些老先生在那个非常时期感到十分温暖。说到父亲,还有件事令我难忘。父亲有一次去看一位画家,当时这位画家生活相当艰苦,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人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作画。父亲回家后,与我聊起此事并与我相商,能否关心一下这位画家的具体困难。当时我二话没说,拉着我的同学一起,购买了二箱蜂窝煤,骑着自行车送至这位画家家中,使他非常感动。直至二十多年后我再次与他见面,他还是念念不忘,连声说:你父亲是个好人啊。父亲还经常带我去画家的家里,当吋我才十几岁,正好在学画,开始我随海上著名画家江寒汀的高足蕉雨和乔木二位先生。由于性格使然,喜欢标新立异,自己脑海里

5、经常会出现逆反意念。在学习虚谷笔法的临写过程中,我不但学到了虚谷的线条,敷色和意境变化,而且还参以自己的意念和理解,寻找自己的东西。有一次我运用虚谷笔法,画了一幅《葫芦图》,拿给蕉雨先生看,蕉雨观后惊呼:你这幅画颇得陈师曾遗风,真乃神品也。当即在画上题了“神品”二字,落款是:我爱此画为之题,蕉雨。并告诉我:你如果每幅都能画出如此的作甜,我要拜你为师。蕉师虽然是一句玩笑的话,但对我的鞭策是相当大的。说句实话,其实当时我都不知道陈师曾为何许人也,回家通过查找资料,才得知陈师曾先生乃民国时期的一代大家,画铜的顶尖高手。现在回想此事,后来我走上铜刻艺

6、术之路,难道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七十年代后期,我时常去唐云先生家,记得第一次是父亲带我去的,以后就吋常去求教。唐先生书斋案头有不少铜刻文房,如铜墨盒、铜镇纸、铜印规、锡壶等,自己感到很好玩,由此渐渐萌发了刻铜的想法。我走上刻铜之路,主要是唐云先生启发,此后在刻铜的具体操作中更是得到唐先生点拔,如何才能体现书画的笔墨韵致,并时常在铜件上为我起稿,对我的作品给予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应该说,唐云先生是我的铜刻艺术的真止引路人。董:铜刻是一门难度较高的技艺,据你所知,目前全国有多少人在从事铜刻艺术?吴:具体数字我不清楚。由于利益驱使,目前市场上粗制滥

7、造的仿制品较多,刻得较好的很少。现代铜刻家我也不甚了解。客观地评说,目前市场上看到的作品尚未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仍在仿制阶段,缺乏新意、内涵和文人气息。董:你认为自己的铜刻技艺有什么特色?这种特色是如何形成的?吴:艺术风格的形成,其实是水到渠成的,铜刻艺术同样如此。我的铜刻作品包括三大类,一是与书画家合作的作品;二是将书画作品有选择地以铜刻表现出来,即摹刻作品;三是自己的创作作品。其中第一类作品的数量较多,而且都是与国内著名书画家合作刻制的。我自幼学习书画篆刻,师从过多位名家且得到亲授指点,加上三十多年的刻铜实践探索,因此,在铜刻艺术的再创作

8、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主要是铜刻作品能够较好地体现原作的精、气、神和笔墨韵味,而不是为刻而刻,有一股工匠气。另外,铜刻艺术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墨拓展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