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

ID:28396217

大小:31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9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课件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简介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文学家、学者。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早年以诗闻名,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金克木先生学贯中外,知兼古今,精通多种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主要学术著作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诗歌有《蝙蝠集》、《雨雪集》;散文随笔集有《天竺旧事》、《燕口拾泥》、《书城独白》等。本文是一篇立论文,启发我们从故事中、书本中、生活中悟出道理来。读准下列字词的音爵()泮()晏()役()祭()读文理脉(1)思考:本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2)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要点参考(

2、1)大小猫洞、大小城门、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2)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人们嘲笑牛顿开了大小猫洞分别给大小猫进出是脱离实际,是认死理不灵活。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楚国想羞辱身材矮小的晏婴,特在国门旁开了个小门,结果反被晏婴说成是到狗国才钻狗洞而自取其辱。细读深析(1)读完牛顿开猫洞的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全文用一句话把它表达出来。(2)你认为晏子使楚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点参考(1)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作者强调洞是猫使用的,开猫洞要从猫(即使用者)需要出发,文章正是通过隐喻手法来说明考虑问题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人本主义思想。(

3、2)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如何理解“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难点突破“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中“坐标”喻指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楚人的出发点是门以人为准,因为历来都是贵宾到来,中门大开,普通人走侧门,下人走后门。可见这里的“以人为准”是以人的等级为准,即中国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齐国式(晏子的观点)是大国开大门,小国开小门则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国情出发,是民主式的作风。要点参考提出问题: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事里面有道理。(中心论点)(1)牛顿开猫洞的故事:开猫洞应当从猫出发还是从人出

4、发。(分论点1)(2)晏子使楚的故事: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分论点2)延伸拓展本文的中心论点使你联想到哪个故事,故事中蕴含着什么道理?加油呦?阅读下列寓言故事,说说寓言的本意可能是什么,换个角度还可以怎样认识。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它。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本意:不少人由于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连现有的也丢掉了。钱钟书的新解:意思是说有钱人往往贪婪,一毛不拔,不肯帮助别人。作业:1、掌握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就刚才讨论的话题,任选一个,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

5、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