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

ID:28419760

大小:59.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_第1页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_第2页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_第3页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_第4页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隐于“心形”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符号性思考摘要:“心形”是当代文化语境中无数视觉符号之一,在当代视觉传达活动中它以情感诉求为目的演绎了不同的视觉表现形式,成为认知率和应用率极广的视觉语言代码。这种大众化的视觉现象,人们对它熟视而无睹,很少深入地加以思索。笔者绕开“心形”符号表面的形式特征,借用“符号学”中的“理据”和“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场效应”对其存在的内在形态和外在环境进行理性解析,最终,以“适”于内在形态、“合”于外在环境两个方面归纳视觉符号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应用规律。关键词:心形;符号理据;场效应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

2、0180-022005年第七期“读者”杂志,在封面和封二介绍了一组用18颗“心形”图形来描述男女情感的漫画,作品言简意赅地对情感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做了一番哲理性的社会学注解。“心形”的视觉形式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映射了当代文化语境中视觉符号的应用规律。一、“心形”的符号“理据”“心形”作为具有情感诉求的视觉代码,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使用频率和认知率都十分突出。尽管其造型简捷直白,但在视觉应用中却有着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隐于这种视觉表现形式背后的却是视觉语言的符号语义结构。源于西方的符号学,对于视觉符号在信息传达中的应用有较为系统的阐述。符号学家对于符号结构意义的认识有着逐步完善的过程。最

3、初,索绪尔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符号的功能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随着符号学原理发展,罗兰?巴特又进一步提出了“意指”概念。他说「意指则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该行为的产物便是符号。”也就是说,“意指”是符号生成的意义;而这种生成的方式则应该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它是以“理据”为支撑的。“理据”是符号意义生成的基础动因。所谓“理据”即指“道理Z所在”,它包括各种特定的,可能变化的条件和根据,“无论自然现象还是社会世事,凡言及理由与根据,都属于理据的范畴”。因此,“理据”具有动态的特征,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构建关系的过程。“

4、能指”、“所指”、在“理据”的基础上,形成了关系结构,并因此构建符号系统,最终形成“意指”,即符号的意义。在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中,都离不开“理据”的潜在动因,“理据”的任何一次获得和变化都会促动或激活符号的意义,而且,“理据”使符号的意义具有某种流动的特征。符号学的研究成果为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中的意义理解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依据。图形以理据为基础生成“能指”与“所指”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则形成符号系统并产生符号意义,符号又通过有机组合构成视觉语言,从而建构信息,透过其传达与接受的互动而完成信息的有效视觉传达。“心形”的视觉表现形式,首先是它的符号功能的应用,从系统结构来分析,它也同

5、样由“能指”、“所指”、“意指”、“理据”四部分构成。“能指”是对人的身体器官心脏的指称;“所指”是对“爱”的指涉。要肯定心脏的图形描摹与“爱”的指涉之I'可的关系,它所依赖的是“理据”,“心形”符号的“理据”首先体现于传统观念自然形成的心与爱之间的联系,这种约定俗成的认识使其具有普泛的认知率;直观、简洁的造型正契合了当代以大众文化为主流的感性的审美意识;同时,其对大众媒介的依赖性正符合了大众生活的情感表达诉求方式。以符号学的“理据”概念来解剖“心形”的符号结构,由此确定一种认识,即任何图形之所以成为符号,就在于它有相应的“理据”支撑,而“理据”的动态特征,则形成符号的动态“意指”

6、特性,了解符号的这一层特性才能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更有效地把握符号的视觉应用价值。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形态的变迁都是必然的趋势,由此,不可避免会形成“心形”作为符号存在的“理据”的适时更新,那么,符号的应用也必然要受制于不同的“理据”所形成的不同的“意指”关系。因些,对于视觉符号的应用必然是以符号内在结构为基础。二、“心形”的“场效应”古希腊哲学家把世界的存在认为是由不同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时的哲学思想就隐约包含着“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的“道”、“气”等也暗示着“场”的存在。现代设计理论借用和引申了物理学屮“场”的概念,以物理学术语表述和解释市美活动所产生的能量。

7、格式塔心理学派在视知觉领域所提出的“场效应”原理,进一步揭示了视知觉中复杂的视觉现象以及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完形”机制,为视觉传达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格式塔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心形”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现象搭建了研究的平台,库尔特?考夫卡在他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阐述的“心物场”的概念,是把人作为主体來研究的,他认为人的行为来自于“心物场”所形成的“场效应”。同时,考夫卡把“心物场”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人的自我”、“现实环境”和“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