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

ID:28420296

大小:70.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_第1页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_第2页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_第3页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_第4页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精心为你整理了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一三游洞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

2、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一

3、“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一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

4、,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游三游洞导游词范文二三游洞属国家AAAA级风景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宜昌西北10千米,位于南津关北岸,西陵山北壁的哨壁之腹,背靠西陵山峡口,面临下牢溪,二山夹一水,正应了清人鲁先榜所说“四望皆山,一峰出众,峻岭之间,横开一洞”。步入大门,抬头可见的是我国大将军肖克书写“三游雨霁”的大红牌匾。霁是雨过天晴的意思,三游雨霁则告诉我们在雨过天晴时是游览三游洞的最好时节。因为此时

5、青山被雨水洗刷而格外苍翠,水也尤为清澈明亮。三游洞号称三峡洞穴之冠,但三游洞本身并不以洞内景色著称而是以它的文化内涵取胜。三游洞内有历代古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摩崖刻壁140余件,但由于年远代湮和文革破坏现仅存70余件。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小篆书法作品乃陈建候长女闺瑛所做《占合掌岩》堪称得上书法上品。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古迹胜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1927至1929年间,中共鄂西特委和宜昌县委曾在此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庙宇中的道士是我党地下交通员。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轰炸宜昌,死伤民众数千。爱国名将冯玉详将军在三游洞探访湖北省代主席严立三时,看见祖国河

6、山被日寇铁蹄所践踏,宜昌夷为平地的凄凉惨景时,不由得怒火中烧,愤然在洞旁写下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同胞父母和兄弟”这幅题刻。抗战时,中国正规武装组织曾在此设防连,日蔻几次进攻,终因地势险要而未能得逞。题刻旁为清人陆维所书“鬲凡”二字。鬲凡乃超尘脱俗远离尘世之意。鬲凡下方乃一猫耳形状的小洞,首先发现三游洞的古人便是从此猫耳小洞钻入主洞,别有一番探险野趣。三游洞的主洞高9米,宽约20米,深约30米。形如覆棚,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是古代地下水溶蚀石灰岩溶洞而形成,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有5,6亿年。洞内折叠起伏,断裂纵横。三根似

7、圆若方的钟乳石将洞分为前后两厅,前厅宽敞开阔,有三尊石像,那么这三尊石像是谁呢?大家猜的没错,他们就是第一批发现此洞的人了,中间这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两边分别是其弟白行简以及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三游洞的得名就和这三位有关,唐宪宗元和13年,白居易上任忠州刺史与同去虢州上任的元稹相会于夷陵,老友相逢,不期而遇,依依不舍,饮酒泛舟于江上。忽闻山中泉声,于是舍棹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水石相搏粼粼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美景不易得,况且三人难相逢,于是三人在洞中夜宿一宿,各赋诗20首书于壁上,白居易作《

8、三游洞序》,序尾写到“以吾三人始游,故曰三游洞”。这就是前三游。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