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

ID:28440919

大小:17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0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_第1页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_第2页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_第3页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_第4页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中考十大名著导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2014年中考名著导读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1.作者简介①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在他写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坏形象,却也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②《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

2、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散文。2.全书的构成《小引》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

3、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3.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①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

4、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②-页脚---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③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 

5、 ④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严厉、慈爱)  ⑤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

6、欢使坏的妇人。  ⑥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二.《格列佛游记》---奇幻的想象辛辣的嘲讽1.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裔爱尔兰作家、诗人、政论家,世界上最伟大的讽刺文学大师之一。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桶油的故事》等。乔纳森·斯威夫特2.小说目录第一卷小人国之旅第二卷大人国之旅第三卷飞岛国之旅  第四卷慧马国之旅3.人物形象格列佛:-页脚---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是一个勤劳勇敢、机智善良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

7、,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顾惜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勇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

8、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