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

ID:28466996

大小:3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0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_第1页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_第2页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_第3页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_第4页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倪一平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礼乐制度D.世袭制2、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谈及某种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

2、3、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B.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4、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

3、的统治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内阁制7、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两种制度的共同点是A.地方官员大多由世袭产生B.开创新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边远地区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D.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8、《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

4、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9、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清朝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0、18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进行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曾经也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而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A.勒索大量赔款B.商定关税.开放通商口岸D.割占香港岛11、下图

5、为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形势示意图(局部)。图中①④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由于签订了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12、“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涉及的历史事是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国同盟会成立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3、《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B

6、.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14、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而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

7、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段献资料A.强调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B.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D.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17、“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下图中却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