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

ID:28467251

大小:3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0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_第1页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_第2页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_第3页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_第4页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201-2016学年度下学期半期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樊锦审题人:张孝和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题,每题2分,共0分)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内阁取代

2、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

3、,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7《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

4、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8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

5、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10.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11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2.《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

6、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13《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D、明成祖延

7、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1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成都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的洛阳地区1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16下表(编自朱荫贵

8、《近代交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