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

ID:28485351

大小:19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_第1页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_第2页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_第3页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_第4页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_第5页
资源描述: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王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捐书活动》教学设计育红小学王艳一.教材分析《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

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

3、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捐书活动统计表图片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今天,老师来到咱们田家小学,看到咱们田家

4、的校园干净整洁,田家的教室宽敞明亮,田家的老师和蔼可亲,田家的孩子聪明活波,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学习,大家感觉幸福吗?生:幸福。师:可是,在我国的边远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学习用品更是少之又少,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然刻苦努力,用功读书。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读书的乐趣,我们育红小学特举办了一场“捐一本图书,献一片真情”的爱心捐书活动,在捐书活动的现场,淘气和笑笑将三、四年级同学的捐书情况做成统计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赶快来看看吧!(出示图表)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获取信息出

5、示统计表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张表,看看你能从表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生1: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生2: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生3:三(1)班比四(1)班捐的数多,三(2)班比四(2)班捐的书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能力。师:同学们找的数学信息还真不少,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汇报。。2、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理一下,看看

6、都有哪些问题?(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3)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这一情景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空间,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3.解决问题(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来估计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生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生3:三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

7、17,四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0,所以三年级多。设计意图: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能准确的算出每个年级捐书的总数再比较就更简单了。(2)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三年级:118+104+95。四年级:103+109+98。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三位数的连加)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引出课题)师:下面咱们一起来算一算:118+104+95.师

8、: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计算吗?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师:有同学已经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学生总共想到了四种方法)(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很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同桌小组交流。师: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请几名同学代表上台板演)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算法吗?(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