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

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

ID:28485508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_第1页
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_第2页
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_第3页
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总结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环卫1.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r):是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垂直变化,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度数为0.65'C。煤烟型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来源煤和石油制品燃烧石油制品燃烧主要污染物颗粒物、S02、硫酸雾NOx和VOCs、03、SO2、CO发生季节冬季夏秋季发生时间早晨中午或午后气象条件气温低,气压高,风速低,温度低,有雾气温高,风速低,温度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逆温类型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理条件河谷或盆地南北纬度60°以下地区3.大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①防止通过大气

2、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②对人的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④选用最敏感的指标⑤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4.水体中三氮:①氨氮浓度増高,可能表明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吋间不长,为新近污染②亚硝酸盐氮含量增高,表明水中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③硝酸盐氮含量升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时,表明该水体过去曾受有机污染,现己完成自净过程④若三氮均增商,提示该水体过去和新近均有污染,或过去受污染,目前自净仍在进行中。5.化学耗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

3、消耗的氧量,亦称化学需氧量。6.生物需氧量(BOD)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卜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7.可产生富集作用的物质特性: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岛,急性毒性小,对生物不会产生致死作用。8.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①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彡1°C,周平均最大温降彡2°C。②PH规定在6〜9③水饱和溶解氧约7.5mg/L④五日生化耑氧量(BOD5)小于3mg/L,若超过1Omg/L表明水源已受污染。9.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4、使水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10.水体污染的来源:①按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方式分: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②按照污染物的來源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11.地下水污染的特点:①污染过程极其缓慢②污染渠道多样③自净能力极差④污染难以治理。12.水体污染的自净机制:①物理净化过程:稀释混合,吸附沉淀②化学净化过程:氧化还原、分解化合③生物浄化过程:生物分解、生物转化和生物富集。13.戒水传染病(water-bornecommunic

5、ablediseases)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漿的水,或食用被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14.饮用水细菌指标:①细歯总数:规定不超过100CFU/ml②总人肠菌群、粪人肠菌群和大肠菌群:标准限值为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15.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必须遵守的规则:①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少于100m的水域内,不准停靠船员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②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从事可能污染该水域水质的活动。4.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②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

6、致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5.混凝沉淀的原理:①中性中和作用②压缩双电层作用③吸附架桥作用。6.影响混凝沉淀的因素:①伟丽的性质和含铽②水屮有机物和溶解盐的含:W:③水温④水的PH和碱度⑤混凝剂的种类和用S。7.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即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8.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氯制剂溶于水后生成具有消毒系菌作用的次氯酸,次氯酸体积小,电荷屮性,容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内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鉍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

7、的致死性损害。9.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①水的PH②水温③水的浑浊度④加氯量和接触吋间⑤水中微生物和种类和数量。10.土壤中的背景值:亦称本底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用于评价土壤污染程度,制定卫生标准,评价健康影响等。1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是指由于当地水和土壤屮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居民通过饮水、摄食等途径使体内这些元素喊来那个过高比过低而发生的某些特异性疾病。12.碘缺乏病(IDD)是指从胚胎发ff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

8、病。13.氟中毒时女性病情较重,易发生骨质疏松软化,而男生则以骨质硬化为主。14.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区别项目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低砸、生物感染低硒、真菌毒素病理改变心急改变为主软骨细胞改变流行特征特定区域,季节,人群,家庭特定地区、时间及人群临床表现心脏受损四肢关节受损预防措施补硒补硒27.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①小气候适宜②采光照明良好③空气清洁卫生④环境安静整洁⑤卫生设施齐全28.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