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ID:28530253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0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_第1页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_第2页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_第3页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_第4页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是一个理论学说的经世致用问题。20世纪50年代萨特指出:“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当时正处于冷战初期,这样的声音尚不足以震撼世界,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德里达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的时候,世界形势正处于社会主义低潮期,却反而在西方文化界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现象。主要表现是:1995年9月,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首届马克思大会。1996年4月,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伦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6000多人出席会议,前后共举行报告会、讨论会

2、达260多场。1998年5月,在巴黎召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1500多人参加会议。以至法国《人道报》刊文称道: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上世纪末,美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们,在校内推选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学人”,投票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本世纪初,美国广播公司进行了“谁是现今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引发了《

3、资本论》的热销,马克思故居也更加车水马龙,马克思主义思想再一次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关注。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批判精神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被视为僵化的结论堆积,而是具有推进结论发展的内生机制,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完成理论观点自身的新陈代谢,具有了与时俱进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理论自然是不会过时的,而且任世界如何风云变幻,这样的马克思主义都会给出自己富有时代气息的解释和指引。在金融危机的多米诺效应背后、在福岛核泄漏的艰难治理当中、在利比亚战争阴霾的笼罩之下,都可以看见资本贪婪的眼光和利益瓜分的算盘,马克思在

4、《资本论》中已然预见到了他们的本性。反观今日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年光景几乎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奋斗历程的跨越式发展,港澳回归、奥运圆梦、民族复兴、大国崛起,每一步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稳步推进,而当前存在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三农问题、环保问题、交通问题等等,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内分析其症结,治理其痼疾,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而是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和原则,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不能离开历史的具体的客观形势,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论,莫忘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革命先行导师孙中山先生指出:“马克

5、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病理学”,此话可谓言约旨远。西源于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2008年9月爆发后,马克思及其学说便频繁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众多英国报纸纷纷刊登马克思关于商业和经济的研究文章,称赞他对经济繁荣与衰退的精妙分析,在英国广播二台的早间专题节目中,主持人向听众讲解了马克思针对“贪婪的银行家”所撰写的文章:....“现在,我们可以从马克思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看到那些企业高管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掳走了许多财富,而且居然没有触犯法律。如今是我们要有所行动的时候了。”在美国,马克思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学者们指出,现在的危机正是由资本主义所固有

6、的缺陷造成的,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如证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过去数十年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直接催生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金融泡沫,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所以,当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最终迸裂时,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深远而惨烈。“资本主义像一个魔法师,无力控制自己召唤出来的魔鬼”,言犹在耳,天道昭昭。与此同时,为了克服或缓解自身内部的根本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在不断增长,合作经济、福利政策、累进税制、劳资共决、宏观调控等等,上述这些社会主义因素,有的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自发产生的,有的是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整出现的,还有的是通

7、过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斗争争得的,此外,还有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当然,社会主义因素与社会主义性质尚不能等同。  罗素说过,马克思是“最后一个构筑大体系的学者”。确实如此,马克思的思想,包罗万象,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和精湛。二十世纪以来,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一是高度分化,建立起各个分门别类的专业体系,二是一种“分析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倾向,因而没有再出现过像马克思、黑格尔、康德、斯宾诺莎那样“构筑大体系的学者”了。不过,马克思虽然著作极丰,但其中属于马克思本人的创造,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时说的那样,只有两条:一是“历史唯物论”,

8、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从学术角度看,这两个思想创造的真理性,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陈云同志说过,他赞成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个高度概括。这两条中,“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