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加固指南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

ID:28530555

大小:12.38 MB

页数:155页

时间:2018-12-10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_第1页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_第2页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_第3页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_第4页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加固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经济损失,仍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我国很多的城镇每年都会面临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水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00多次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伤亡43万多人,使得整个城市顷刻夷为平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18209人失踪,全国多个省市地区有明显震感,甚至泰国、菲律宾、越南、日本等地

2、也有震感;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里氏7.1级特大浅表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气象灾害每年给我国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1991年江淮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倒塌房屋6.7万间,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8年我国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包括江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吉林、黑龙江等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各地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2006年8月10日,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速为

3、60m/s,倒塌房屋3万9千间,经济损失127.37亿元。据民政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各类自然灾害中遭受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要高于其他国家。近几十年我国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其中以地震、旱灾、洪灾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平均每年有近万人在灾害中遇难。历次地震、台风、洪水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大量的村镇房屋倒塌或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说明村镇建筑的防灾能力很差。我国目前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7%,全国共有19883个建制镇、17451个建制乡,大多分布在地震、洪水、海洋、气象等

4、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发生共发生16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有15次是发生在村镇,造成大量村镇房屋破坏或倒塌,农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由历次灾害调查资料可知,同等自然灾害破坏条件下,村镇人口伤亡、建筑倒塌破坏均远高于城市,经济状况越差的地区,受灾损失越严重。灾后调研资料显示,由于选址不当、基础缺陷以及地基承载力不足所引起的破坏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如何对灾害中受损的房屋进行加固修复或是通过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增强房屋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村镇房屋具有单体规模小、造价低廉、就地取材等特点,多是由当地建筑工匠按传

5、统习惯进行建造,一般不进行设计或者不严格依据规范设计。在发生地震时,由于房屋选址不当,建于软弱土地基、不均匀地基、易液化砂土、河岸以及边坡边缘等地,结构整体性较差的村镇房屋震害严重,造成墙体错位或裂缝,破坏往往从上部结构贯穿至基础,震后难以修复,甚至是房屋倒塌。并且村镇房屋在材料、建筑和结构形式等方面有较强的地域性,种类多样,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四类,即生土结构房屋、木结构房屋、石木结构房屋和砖木结构,《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中并没有针对这四种结构房屋基础的加固方法,而且规范中的加固方法较高的加固费用也超出了收入收入偏低的村镇居

6、民的承受水平。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村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旧房的增层改造也需要对原基础进行加固。基于目前我国村镇住宅存在的以上问题,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编制一系列既有村镇建筑加固技术指南,这将为广大农村居民对房屋加固改造提供技术指南。对现有村镇房屋基础形式以及相应的地质条件提出既可靠又经济的加固方法,并进行相关试验分析,为技术指南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部分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将农村地区基础的主要问题归纳,有以下三点:1)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地域条件限制以及农村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在房屋建造中,缺乏相应的设计计算和施工规范,建筑材料也多为就近

7、取材难以保证材料质量,在此条件下建造起来的村镇房屋没有抵抗各种灾害的构造措施,在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时,极其脆弱,破坏严重。2)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农村地区依然有大量居民居住于年代较长的危旧房屋中,这些房屋建成时间过长,多为土坯房或毛石、青砖砌体房屋,经长时间风雨侵蚀甚至自然灾害,建筑墙体及地基基础的强度已大大降低,大部分存在墙体倾斜及开裂现象。因此,在遇到几十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必然损失严重。3)通过对村镇房屋的调研发现,在大多数村镇当中,除一些年代较长的危旧房屋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破坏外,还存在有新近建造的砖砌体房屋由于当地各种原因(如地下水管破裂、雨水倒灌、施

8、工差、地基处理不当等)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