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ID:28539215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_第1页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_第2页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_第3页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_第4页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WWW.GDJY.CN  2014-08-21  作者:李国英  来源:《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年第7期  浏览次数:66摘要: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语篇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衔接能够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粘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篇章。虽然衔接并不是语篇构成的唯一充分因素,但它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英语和汉语都在衔接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该文拟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对英汉语篇的语法衔接手

2、段进行尝试性的对比分析,以揭示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使用状况和总体分布的异同。  关键词: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00-04一、引言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and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的意义关系”。根据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的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

3、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话、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衔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衔接”(cohesion)这一概念。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衔接,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是组句成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Halliday&Hasan认为,英语篇章中实现衔接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有五类,构成五种不同类型的语义衔接,即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词语(

4、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cohesion)。其中照应、替代和省略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词汇衔接属于词汇衔接手段;连接词语则介于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之间。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衔接手段的命名不一,但其所概括的范围和内容却是大同小异。本文参照了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的分法,即语法衔接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词汇衔接手段(词汇)和逻辑联系语(连接词语)。虽然英汉语言不属同一语系,二者存在一些差异,但也可尝试把汉语中的衔接手段按上述分类进行分析。本文参照有关论述,对英汉篇章中的语法衔接手段

5、,即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进行对比分析。二、照应的英汉对比分析....  照应(reference)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的语义关系,是语篇中某一语言成分和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相互解释的关系,也即以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来说明信息。它是一些起信号作用的词汇,本身不能作语义解释,而必须从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找该词所传播的信息。虽然语篇中的照应关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来表示的,但指代成分(referenceitem)与所指

6、对象(reference)之间是通过语义联系来构成照应关系的。照应可以使发话者运用简短的指代形式来表达上下文中已经或即将提到的内容,使语篇在修辞上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语篇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 Halliday&Hasan将照应分为人称照应(personal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reference)。1.人称照应  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personalpronoun

7、)(如:they,she,him等)、所属限定词(possessivedeterminer(如:his,your,its等)和所属代词(possessivepronoun)(如:hers,theirs,mine等)来实现的。汉语中也是运用人称代词如“他”,“它”,“她们”等建立照应关系。在人称照应系统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语篇衔接功能,因为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在回指中,而第一、二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分别是发话者和受话者,多用于外指照应,所以一般不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英语和汉语有各自的人称照应系统,二

8、者虽不能一一对应,但在功能上却无太大差异。概括起来,其主要差异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英汉人称代词在表达和形态上不同。英语大部分人称代词的“性”,“数”,“格”是用形态变化来表示的;汉语第三人称有性的差别,如:“他”,“她”,“它”及“他们”,“她们”,“它们”,这只是在书面语中的差别,在口语中的发音却没有什么不同。在表示复数意义时,汉语要在单数形式后而加上“们”字或数量词。英语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变化,而汉语人称代词则没有格的形态变化,其所有格意义是通过在人称代词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